第六十一集 火烧连营(3 / 7)
乱,百越军民复又望风而降吴军。
马良见事不能成,于是潜身出城,欲至猇亭归见刘备。
但在逃归蜀营途中,却被吴兵所杀。
可叹多智谋士,去做间谍险事,马良可谓是死于刘备之手。
荆南叛乱既平,孙权急令人诏陆逊,令其协调各部军马,以拒刘备深入。
张昭出班奏道:臣闻欲攘外敌,必先安内。
今刘备顺江而下,志在复夺荆州。
主公令孔明之兄诸葛瑾镇守南郡,不亦危哉?不如将其召回,换他人镇守南郡。
孙权答道:诸葛子瑜不至于此。
孤既命陆伯言统管全军,可以问之。
即令使者:你至前敌,传孤旨意之后,可以张子布之语问于陆逊,自其是何态度。
次日使者自军营而回,呈上陆逊表章,力保诸葛瑾绝无反意。
孙权当即回书陆逊:孤与诸葛子瑜共事多年,有生死不易之誓。
当初孔明来吴,公瑾曾让子瑜留下其弟。
子瑜对孤“弟随皇叔,义无二心,似臣不会叛吴。”
孤与子瑜神交,非旁人可离间之。
卿之表函转交子瑜,让其解你良苦用心可也。
写毕回书,先遍示众臣,然后寄出。
张昭观书大惭,羞恼而出。
阚泽出班恳奏:陆逊今统全军,臣恐诸将不服。
古之圣主拜将,必筑坛会众,赐白旄黄钺、印绶兵符,然后威行令肃。
大王宜遵此礼,择日筑坛,拜伯言为大都督,假节钺。
孙权从之,命人连夜筑坛,召回陆逊,大会百官。
因当众拜陆逊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候,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
拜将已毕,吴王嘱道: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
东吴三军诸将,无不肃然起敬。
陆逊领命下坛,前至猇亭大营,令徐盛、丁奉为中军左右护卫,择日出师;一面调集诸路军马,水陆并进。
韩当、周泰不服调派,进帐禀报陆逊:今安东将军孙桓困于彝陵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请都督早施良策,救出孙桓,以安主上之心。
陆逊:孙安东深得军心,必能坚守,不必救之。
待我破蜀之后,彼与被困兵马自出。
传我号令,只教诸将谨备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易出担
韩当、周泰闻此,也不施礼,转身即出。
众将皆笑陆逊怯懦,愤愤而退。
镜头转换,按下吴军,复汉师。
刘备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
忽闻吴主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大怒道:竖子与吕蒙合谋,损害朕二弟云长,今当擒之!
传令进兵,亲领前军攻打诸处关津隘口。
陆逊恐韩当妄动,飞马自来观看,远望蜀兵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隐有黄罗盖伞。
韩当请战,陆逊止道:刘备举兵东下,锐气正盛;我今只乘高守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
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待至仲夏酷暑烈日炎炎,其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以避其热。
彼时,吾当以奇计胜之。
韩当口虽应诺,心中只是不服。
吴兵见蜀军势大,一夕三惊,谣言四起。
传至后军,糜芳闻而大惧。
糜芳自降东吴,因系蜀主舅兄,而为吴国诸将所忌,吴主自然不肯重用;此次出兵,只命在后,催督粮草。
此时闻姐夫刘备连连获胜,不由懊恼不迭,痛悔前失。
生了半闷气,即引部将出营,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