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集 火烧连营(1 / 7)
洛阳帝宫,君臣斗智。
刘晔又道:武皇帝在时,孙权便屡降屡叛,攻合肥,下皖城,每趁我与刘备争战时扰我后方,侵我土地。
今陛下信其诈降,又崇其位号以封之,是与虎添翼,必反噬陛下。
话音一落,司马懿随声附和:刘侍中乃金石之论,请陛下纳之。
曹丕极为自负,因见两个前朝老臣劝谏,却正好引倔强之性,连连摇头:不然。
朕不助吴,亦不助蜀。
待吴、蜀交兵,止存一国,那时除之,有何难哉?卿等请勿复言。
遂命邢贞同赵咨捧执册锡,径往东吴。
正要散朝,忽报安乡侯程昱病故,寿终八十岁。
曹丕闻奏为之流涕,下旨厚葬,追赠车骑将军,谥号肃侯,令其子程武嗣任。
赵咨回到武昌,面见吴主,申述此去洛阳经过。
孙权嘉其不辱使命,封为骑都尉。
闻魏帝使节随至,即命在殿外排摆执事香案,拜受魏帝所封吴王之爵。
顾雍谏道:主公可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以示独立。
不当受魏帝封爵,向彼称臣。
孙权答道:大丈夫能屈能伸。
当日沛公受项羽之封,盖因时也;孤何故却之?
遂率百官出城迎接。
邢贞自恃上国使,入门犹不下车。
张昭怒道:礼无不敬,法无不肃。
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无刃杀你?
邢贞闻而恐惧,慌忙下车。
忽闻车后一人放声大哭道:我等不能并魏吞蜀,乃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
回视之,乃是徐盛。
邢贞叹道:江东将相如此,终非久在人下者!
孙权即受魏帝封爵,文武官僚齐来拜贺。
由此东吴立国,便令张昭与孙邵、滕胤、郑礼等人,根据周、汉前制,撰定临朝典礼规章。
为巩固吴魏联盟,孙权又遣赵咨到洛阳,提出以张昭、孙邵及子孙登一同入侍为质。
曹丕为显大国气象,受其贡献,免遣诸子入京为质。
因欲观吴、蜀之间决斗,遂不兵助吴,即率众臣出城围猎。
林中纵马,雉鸡乱飞。
文帝曹丕环顾左右,大笑道:射雉之乐,以至如此!
辛毗正在身侧,忽然答道:围猎之事,于陛下甚乐,而群下甚苦。
文帝被扫了兴致,默不作声,以后便减少外出围猎。
镜头转换,按下曹丕,复孙权。
孙权因受魏文帝之封,以为除去北方之忧,即在武昌江边设置钓台,大会群臣。
席间孙权饮酒大醉,向群臣道:今日酣饮,众卿只有醉落水中,才可停饮。
张昭正色道:臣以为纵酒豪饮,对民本非大错,但对一国帝王,干系非。
纣王作糟丘酒池彻夜宴饮,只谓高兴遣怀,不认为有何过错,但终至国灭身亡,悔之何及!
孙权默然而惭,于是命令罢酒散席,老大扫兴。
数日之后,群臣皆议,宜立张昭为丞相。
孙权却道:国内百事冗杂,丞相任重。
张子布老矣,使之为相,非优崇老臣之措。
于是不用张昭,反命孙邵任丞相。
拜相已毕,细作来报:蜀主水军已出巫口,旱路军到秭归,大都督陆逊兵退百里。
孙权大惊,乃问文武群臣:蜀兵势大,当复如何?
言未毕,武卫都尉孙桓奋然而出,伏地奏道:臣愿率部下李异、谢旌,乞数万之众,助陆伯言以破蜀兵。
字幕:孙桓,字叔武。
其父俞河,因随孙策平定江东有功,赐姓孙。
孙权大喜,令点军五万,封孙桓为左都督,虎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