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集 献帝禅魏(7 / 7)

加入书签

经年,刘备不伐吴报仇,却是何故?

曹洪答道:刘备所依仗者,唯有关羽。

今关某即死,荆州败亡,刘备势力大弱,无力与东吴交战,故此只得忍气吞生耳。

殿中诸将哄笑,皆称:是也,是也。

侍中刘晔听了,冷笑不止,出班奏道:刘备虽失荆州,但新得两川,马、赵云、魏延等虎将尚在。

刘玄德早有取东吴之心,定借与关公报仇为名出兵,以重振声威,并吞江南。

臣敢跟曹子孝订立赌约,刘备必出兵攻吴!

言犹未了,黄门官入报:东吴主孙权遣中大夫赵咨携表而至,现在殿外候见。

曹丕笑道:不必赌矣,刘侍中赢了。

此必是刘备来犯,孙权前来求我相助也。

即令召入吴使,令其上殿。

赵咨领命进殿,拜伏于丹墀,行臣子之礼,呈递表书。

曹丕览表,见果是称臣求救之语。

便嘲问道:贵使,吴侯孙权,乃何如之主也?

赵咨答道:乃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卿如此褒奖孙权,毋乃过誉太甚?

赵咨: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下,是其雄也;屈身陛下,是其略也。

岂非聪明、仁智、雄略之主?臣非过誉也。

曹丕:吴主颇知学乎?

赵咨:吴主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少有余闲,博览书传,历观史籍,采其大旨,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丕:朕欲伐吴,卿以为可否?

赵咨:大国有征伐之兵,国有御备之策。

曹丕:东吴难道不畏魏国乎?

赵咨:吴国领有江南,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畏之有?

曹丕:孙将军帐下,才能有如大夫者尚有几人?

赵咨:吴国人才济济,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不才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曹丕啧啧称奇,向殿中群臣叹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赵卿可以当之矣。

遂命太常卿邢贞赍册前去武昌,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兵救吴之事,且容再议。

赵咨谢恩出殿,回至馆驿,等候使同校魏帝便问群臣:可否兵,攻蜀助吴?

刘晔谏道:以臣愚见,此亡东吴之时也。

若遣上将提数万之兵,渡江袭之,蜀攻其外,魏攻其内,吴国之亡,不出旬日。

吴亡则蜀孤,此后寻机灭之,不亦可乎?

画外音:作为光武帝刘秀之后,刘晔岂能忠心事魏?今出此策,实欲借魏兵相助刘备,使其复夺荆州,趁机灭吴,全据长江,再与曹魏划江对恃。

曹丕却不上套,道:孙权以礼服朕,朕若攻之,是沮下降者,不若纳之。

刘晔:孙权现为骠骑将军,尚有畏惧中原之心;若加王位,则尾大不掉矣。

(本集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