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集 献帝禅魏(6 / 7)
逊见到张飞级,大吃一惊,便问二将:此为何故?
范强见问,再拜答道:蜀主刘备为报汉寿亭侯被杀之仇,大起举国之兵来伐,命车骑将军张飞为先锋。
某二人无故受其重责,故而杀之,前来投效大都督。
陆逊不敢自专,急遣使引二人持张飞级至江夏,报于吴主孙权。
彼时孙权亦恐刘备前来报仇,遂迁出建业,移镇江夏鄂州,改名武昌,以作副都。
当时关羽被害即久,逃难在外士子陆续返回荆州。
孙权又纳陆逊之策,就此招贤纳士,延请荆州士人为官。
荆州士族之心,至此渐渐归附孙吴。
范强、张达随使者到了武昌,向吴主献上张飞级,又将经过诉一遍。
孙权听罢,便收二人在帐下为校尉,各赐百金,复聚百官,与众商议:刘玄德篡逆帝位,统精兵三十万来征我吴国,其势甚大,如之奈何?
百官尽皆失色,面面相觑。
诸葛瑾出班:舍弟今在蜀国被封丞相,苦谏刘备不可伐吴,奈其不听。
臣食君侯之禄久矣,无可报效,愿修书一封,劝蜀主罢兵,使两国相和,共讨曹丕,尚请我主允准。
孙权大喜,即请修书,遣使持书来见蜀主刘备。
其书略云:
臣不避嫌疑,特奏荆州之事。
前者吴侯求亲,关公不允。
后关公拔取襄阳,曹操屡次致书吴侯,使袭荆州,吴侯不肯。
因吕蒙与关公不睦,擅自兴兵,误成大事。
今吕蒙既死,冤仇已息。
陛下欲为关羽报仇,窃谓是以义而泯国恨也。
陛下与关羽之亲,和诸汉先帝如何相比?荆州大,与下海内如何并论?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山河;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窃为陛下不取。
国仇私恨,谁当先后?吴侯令臣作书以遗陛下,愿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惟陛下思之。
蜀主看罢大怒:东吴害了朕弟,今日还敢以巧言来!
不看丞相之面,定斩汝!
下令驱出吴使,提兵大进,东出巫峡,至于峡口。
当时吴蜀两国之界已向西移至巫山,长江三峡便成为主要通道。
刘备派遣先锋吴班率冯习、张南二将,领五万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就势攻入吴境。
又在巫地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继而占领秭归,深入楚境。
为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又派镇北将军黄权,率十万军驻扎于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前往武陵郡,服当地部族领沙摩柯来降。
马良领命前往,持节招抚荆蛮。
沙摩柯颇慕关公忠义,遂起兵一万,协同蜀军作战。
镜头转换,按下刘备,复孙权。
江东使者回见吴主,言蜀主不肯通和;又报蜀军长驱直入吴境,夺了秭归。
孙权大惊道:若是如此,则江南危矣!
遂急修表,求救于魏帝曹丕,令中大夫赵咨为使,赶赴洛阳。
临行之时,孙权嘱道:卿往见魏帝陈利害,使袭汉中,解我江南之危。
虽是求救于人,但休失我东吴气象。
赵咨:臣去洛阳,即为通国大使。
若有些差失,即投江而死,安有面目再见主公!
便即日夜兼程,赶赴洛阳而来。
孙权派出赵咨赴魏,紧急调兵遣将,奋起应战。
遂命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将,大军五万开赴前线,抵御蜀军。
复魏主曹丕,这日早朝,忽问群臣:今闻刘备在成都篡逆称帝,朕未及讨伐者,除蜀道艰难,另待其攻吴,坐观其斗。
关羽死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