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危机隐现,计划萌芽(1 / 3)
盛夏清晨,淡青色的雾气如轻纱般笼罩着穿越乡镇,给青石板路铺上一层朦胧的滤镜。老槐树的枝桠间,夜露凝成的水珠泛着珍珠般的莹白,在橘红色的熹微晨光里折射出细碎光芒。李思成踏着沾着露水的狗尾巴草前行,深灰色中山装的下摆扫过路边,发出沙沙轻响,手中黄铜怀表的表链随着步伐晃动,表盖边缘的古铜色纹路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街道上,早起的“居民”们已开始忙碌。卖豆腐的老汉头戴褪色的蓝布帽,古铜色的脸上沟壑纵横,眼角的皱纹里仿佛藏着几十年的风霜,此刻正眯着眼睛,神态专注地推着木车,黧黑的双手稳稳扶着担子,扁担随着步伐有节奏地颤悠,木梆子敲出的清脆声响在静谧街巷回荡。几个背着军绿色书包的孩子追逐着跑过,他们的蓝布校服在风中扬起,有的孩子脸颊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洋溢着朝气;有的头发参差不齐,显然是家长自己动手剪的,脸上带着顽皮的笑容,惊飞了趴在墙根打盹的麻雀。
“李总!”黑燕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匆匆赶来,深灰色战术背心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矫健的身形,衣角还滴滴答答淌着水。她随意扎起的马尾松散凌乱,几缕碎发黏在被晒得通红的脸颊两侧,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焦急,“王氏集团又在论坛带节奏,说咱们这地方卫生条件差,孩子容易生病!”她将手机屏幕怼过来,上面满是恶意揣测的帖子,配图是一张模糊的乡镇角落照片,污水横流的场景不知被谁拍了去。
李思成的瞳孔猛地收缩,指节攥着表链,在掌心勒出深红痕迹。他望向手机屏幕,余光瞥见街边正在收拾菜摊的烫着卷发的年轻妈妈。她蓬松的栗色卷发略显凌乱,发梢还沾着些许晶莹的露水,珍珠耳环随着动作轻轻摇晃,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她穿着鹅黄色碎花的确良衬衫,衣角扎在黑色喇叭裤里,脚上白色塑料凉鞋沾着泥水,正蹙着眉,眼神担忧地整理菜叶。这幅生活图景,此刻却因王氏集团的抹黑而蒙上阴影,让李思成心中的焦虑更添几分。“启动口碑维护计划,让家长和孩子们录制卫生日常视频。”他的声音低沉得可怕,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的,可心里却清楚,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正思忖间,负责后勤的老张推着满载物资的二八自行车经过,车把上缠着一圈醒目的红布条,车筐里的物资用深褐色麻绳捆得结结实实。他皮肤黝黑如古铜,头发被汗水浸湿,一缕缕地贴在头皮上,身上洗得发白的工装衣角沾着几块油渍,裤腿还蹭着泥土。“李总,前儿个可吓死我了!”老张的脸上满是后怕的神色,眼睛睁得老大,“小辉半夜上吐下泻,整个人都脱了形,卫生院……呸,咱们这儿哪有卫生院呐!只能连夜送去县城,山路颠得那孩子脸比纸还白!”
李思成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远处蜿蜒的山路,那是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想象着孩子在颠簸的车厢里痛苦挣扎,冷汗瞬间湿透了他的后背。如果是李晓聪呢?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太阳穴突突直跳,眉头紧紧皱成“川”字,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送出去,穿越乡镇的秘密必将暴露;不送,孩子的生命安全谁来保障?两种选择像两团烈火,在他心里来回灼烧,烧得他眼眶发红。
“必须同时建卫生院。”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连自己都快认不出来。此刻的他,仿佛又回到了创业初期,面对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孤立无援却又必须咬牙硬抗。可那时他只为自己,现在却肩负着无数孩子的未来,还有李晓聪的人生。他望向远处正在修缮的供销社,砖墙上新刷的白色“为人民服务”标语在明黄色的阳光下格外刺眼,突然觉得这五个字沉甸甸地压在肩头——他要建的何止是卫生院,更是守护计划的壁垒,是孩子们的生命线。
当天傍晚,血红色的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狰狞,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橘红色与暗红色交织的霞光洒在穿越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