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危机隐现,计划萌芽(2 / 3)

加入书签

镇,给每一处角落都披上一层神秘的纱幕。李思成独坐指挥部,老式台灯昏黄的光晕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上,潦草的字迹记录着医疗设备清单,每写一个字,笔尖都几乎要戳破纸张。“x光机、消毒设备……这些八十年代的老古董,上哪儿去找?”他烦躁地扯松领口,喉结上下滚动,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生病,妻子林宛如彻夜守在病床前的模样,愧疚与焦虑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突然,房门被猛地推开,张明远骑着二八自行车冲了进来,车筐里的图纸散落一地,车轮在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李总!王氏集团不知从哪儿搞到消息,说咱们要建卫生院,在网上造谣说这是‘富人的作秀’,还煽动家长抵制!”张明远的脸上满是焦急,额头青筋暴起,眼睛里布满血丝。

李思成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划出尖锐的声响,表链“哗啦”一声甩在桌上,金属撞击声惊得窗外的夜枭发出一声怪叫。他盯着满地狼藉的图纸,眼前却浮现出家长们质疑的面孔,耳边似乎响起王氏集团代理人嚣张的笑声。“他们倒是消息灵通。”他弯腰拾起图纸,手指微微发颤,指甲缝里还嵌着方才焦虑时掐出的木屑,“通知所有家长,明晚召开紧急座谈会。”此刻的他,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困兽,却在绝境中生出一股狠劲——越是阻拦,他越要把卫生院建得坚不可摧。

次日傍晚,乡镇小学礼堂里挤满了人。老式吊扇吱呀作响,卷起的热风裹挟着汗味和蚊香的气息,熏得人睁不开眼。礼堂内光线昏黄,墙上褪色的红色标语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一位烫着卷发的年轻妈妈率先站起来,她卷发蓬松却略显凌乱,发梢还沾着些许露水,珍珠耳环随着动作轻轻摇晃,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她穿着时下流行的碎花的确良衬衫,衣角扎在黑色的喇叭裤里,脚上踩着一双白色塑料凉鞋,鞋面上还粘着几滴泥水,脸上满是担忧,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不安:“李总,网上说的是真的吗?建卫生院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就是啊,万一设备不专业,反而耽误病情怎么办?”戴眼镜的爸爸也跟着附和。他穿着洗得褪色的藏青色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中山装的口袋里露出半截钢笔,笔帽上的金属夹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推了推下滑的眼镜,眼神中满是质疑,嘴角向下撇着。

李思成环视全场,目光落在角落里低头玩衣角的小宇身上。小宇这几个月的变化,让他看到了希望,也更坚定了他的决心。他注意到朵朵的奶奶裹着藏蓝色头巾,头巾边缘已经起毛,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抓着椅子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穿着深蓝色的对襟布衫,布衫的盘扣系得整整齐齐,袖口处还绣着几朵淡粉色的小花,虽已有些褪色,但仍能看出当年的精致,正紧张地望着台上,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忧虑。“各位,建卫生院不是心血来潮。”他举起手中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孩子们近期的健康状况,纸页边缘被他反复翻阅得卷起了毛边,“前几日小辉突发急性肠胃炎,连夜送县城的事,想必大家都听说了。若是以后再有孩子生病,难道每次都要冒风险出乡镇?”说到最后,他的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胸腔剧烈起伏,仿佛要将心中的焦虑与愤怒全部宣泄出来。

此言一出,礼堂里顿时议论纷纷。朵朵的奶奶颤巍巍地站起来,脸上满是担忧,嘴唇微微颤抖:“可这八十年代的卫生院,能靠谱吗?”

“我有个提议。”一个沉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转头,只见陈默医生身着一件洗得泛白却浆得笔挺的白大褂,领口和袖口的布料已经磨得有些薄透。他戴着一副半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温和而坚定,鬓角处夹杂着几根银丝,透露出岁月的沉淀。帆布包边角磨损严重,露出里面泛黄的证书,纸张边缘微微卷曲,记录着他过往的辉煌,正扶着门框,脸上带着自信从容的微笑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