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艰难的过程(3 / 6)
;农民不再拥有土地了;
农民手里的地,只能用来种。
不具备土地拥有权的农民,无法再打‘必要时卖地应急’的算盘,地主和官员,自然也就无法逼迫农民,将手里的地低价卖给自己。
说的直观一点:一个手里分儿逼没有,征信黑的像煤炭,一毛钱都借不到的穷人,又怎么可能被诈骗犯盯上?
一样的道理。
当农民不再拥有土地,那自然也就不会有人,盯着农民正在种的土地。
土地不再流通,无法再成为地主豪强、腐败官僚敛财的媒介,土地就能回归到最核心的社会职能:生产资料。
老百姓理论上不拥有土地,却也在事实上,永久性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且该权益不可撼动、无法改变。
老百姓可以安心种地,无论遭遇何等困难,都只剩下一条解决问题的方式。
——更努力地种地,用种出来的庄稼换钱,再拿钱解决困难,而不是直接卖地。
这就好比老母鸡。
过去,农民拥有老母鸡,靠老母鸡下的蛋维持生计;
但总有地主豪强、贪官污吏想吃鸡,巧取豪夺,逼农民把老母鸡给他们。
他们吃的满嘴流域,老百姓却失去了下蛋母鸡,穷途末路。
现在,刘荣打算把全天下的老母鸡都买下来,从而在事实上,形成‘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母鸡,其他任何人拥有母鸡,都可以直接判定为盗窃天子财务’的客观现实。
然后,再把老母鸡无偿借给老百姓。
永远都不需要老百姓还回来,却也不允许老百姓处置老母鸡,只允许老百姓借鸡生蛋,吃蛋过活。
那么,请问老百姓是什么感受?
具体到汉家的现状——六十年前,太祖高皇帝给全天下的农民,都各白送了每户一百亩地。
未来,等全天下的农民,都把太祖高皇帝的恩赐‘败光’了,天子刘荣又站出来,把自己真金白银买到手的土地,再一次给到农民手里。
与此同时,天子刘荣还贴心的说:怕土地放你们手里再被抢走,朕就不把地契给你们了;
地契朕拿着,谁也不敢抢,递给你们种,世世代代种,朕绝不往回要。
试问如此恩德,值不值得天下的农民,再记老刘家的恩德记个十代八代人?
而这里的‘十代八代人’,便是后世史家口中的:为大汉续了百年国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