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锯齿的形状(1 / 3)

加入书签

阿竹看着眼前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暖洋洋的。

她忽然觉得,草药不仅仅是用来治病的药材,更像是一条纽带,把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这些草药,大家分享着治病的经验,传递着彼此的关心与温暖,让整个村子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苏瑶走到阿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温柔地说道:“阿竹,你看,这就是草药的力量,它不仅能治愈身体的病痛,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以后,你要继续把这些草药知识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让这份温暖和智慧一直传承下去。”

阿竹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与信心。

她看着桌上那株在灯光下轻轻晃动的蒲公英,又看了看身边这些热情洋溢的乡亲们,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的路有多难,她都会一直坚守在这条草药之路上,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草药、利用草药,让这些来自山野的宝贝,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温暖更多人的生活。

煤油灯的灯光依旧在摇曳,药庐里的欢声笑语不断,那株小小的蒲公英,仿佛也在这温馨的氛围中,绽放出了更加灿烂的光彩,见证着这份关于草药、关于温暖、关于传承的美好故事。

阿石正低头用布巾擦着小腿上的泥点,闻言抬起头,黝黑的脸上泛起几分腼腆:“可不是嘛,去年我媳妇生了娃,没过多久就得了乳腺炎,左边的胸脯肿得像个馒头,碰都碰不得,疼得整夜睡不着。”

他挠了挠头,语气里满是感激,“我急得团团转,跑去请苏大夫,她一看就说用蒲公英治。”

“当时她的乳腺已经有了硬块,再拖下去就要化脓了。”

苏瑶的声音适时响起,她走到桌前,拿起一株蒲公英,“我用新鲜蒲公英的根和叶捣烂,加了点黄酒调和,敷在患处,又开了蒲公英配金银花、连翘的煎剂,让她每日服两次。”

阿石接过话头,说得愈详细:“第一天敷上药,我媳妇就说没那么疼了;第二天硬块就软了些;到了第三天,红肿全消了,喂奶也不疼了。

苏大夫还说,剩下的蒲公英可以晒干泡茶,平时喝着能预防上火,我家现在还存着不少呢。”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果然装着晒干的蒲公英,叶片呈黄褐色,却依旧能看出锯齿的形状。

赵生听得入了迷,忍不住拿起新鲜的蒲公英捣烂,学着阿石说的样子加了点清水,果然见汁液很快渗了出来,带着淡淡的清苦气息。

“这蒲公英真有这么神?”

他疑惑地问,“要是疮痈已经破了,还能用吗?”

“破了就不能直接敷了。”

苏瑶摇了摇头,拿起晒干的蒲公英,“可以将蒲公英煎水,用纱布蘸着药液擦拭患处,同样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中医用药最讲究辨证,同一种药材,用法却要根据病情调整,不能一概而论。”

她转向阿竹,“你再说说,蒲公英和鱼腥草的功效有什么不同?”

阿竹深吸一口气,理清思路道:“鱼腥草擅长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尤其适合治肺痈、疮疡肿毒;蒲公英除了清热解毒,还能通淋利尿、清肝明目,治小便不利、目赤肿痛也很有效。

两者都能治疮痈,但鱼腥草偏于排脓,蒲公英偏于散结。”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鱼腥草的腥气较重,有些患者喝不惯,蒲公英的味道相对温和些。”

苏瑶满意地点头,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得很全面。

认药不仅要认形状、认气味,还要记功效、记区别,这样用药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她拿起那株山麦冬,“就像这山麦冬,和普通麦冬都能滋阴润燥,但山麦冬的滋腻性更小,脾胃虚弱的患者用起来更合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