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忙到脚不沾地倒没事,一歇就上吐下泻?(1 / 3)

加入书签

入夏后的第三个周末,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巷口的老槐树,岐仁堂的木门就被“吱呀”一声推开。穿白大褂的徒弟小周正蹲在柜台后整理药箱,抬头见进来的人脚步踉跄,身后还跟着个拎着保温桶的女人,忙起身迎上去:“您二位是看病还是抓药?”

“看病!快救救我家老陈!”女人声音发颤,扶着身边的男人往诊凳上坐。男人约莫四十出头,脸色白得像张纸,额角挂着冷汗,嘴唇抿得紧紧的,一坐下就捂着肚子哼唧,连说话的力气都欠奉。小周刚要递杯温水,里屋的布帘掀开,岐大夫背着双手走了出来。

他头发已有些花白,却梳得整整齐齐,鼻梁上架着副老花镜,眼神透着股沉稳劲儿。“先别急,让他缓口气。”岐大夫按住男人的手腕,手指搭在寸关尺上,另一只手轻轻掀开男人的眼皮看了看,又摸了摸他的额头——触手冰凉,连带着男人露在外面的手都凉得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岐大夫,您可得救救他。”女人急得眼眶发红,“他叫陈建国,是旁边写字楼里的部门经理,前阵子赶个项目,连续半个月天天加班到后半夜,饭都没正经吃几顿。昨天项目交了差,寻思着歇会儿,中午带他去吃了顿海鲜,还喝了两瓶冰啤酒,下午就开始拉肚子,拉得全是稀水,肚子痛得直打滚,到后半夜手脚都凉透了,连气儿都快喘不上了!”

岐大夫没应声,指尖细细感受着脉象,好一会儿才松开手,转头问小周:“摸过他的肚子吗?”小周刚要伸手,陈建国却疼得瑟缩了一下,岐大夫摆摆手,自己用掌心贴在他的脐下,轻轻按了按:“咕噜噜”的水声从肚子里传出来,陈建国疼得闷哼一声,额上的汗珠子滚落在诊凳上。

“脉细如丝,肤冷汗出,泄泻不止,气息微弱,这是‘五虚’之证啊。”岐大夫摘下老花镜,用布擦了擦镜片,语气虽平静,眼神却沉了沉,“你家先生平时是不是总爱琢磨事儿?就算不加班,也常翻来覆去想工作上的事,吃饭要么对付两口,要么赶上聚餐就猛吃一顿?”

女人连连点头:“可不是嘛!他那部门事儿多,底下人交上来的方案他都要亲自过,有时候半夜想起个问题,爬起来就改文档。平时忙起来啃个面包喝杯咖啡就对付了,遇上团建或者客户吃饭,又推不掉,总得喝几杯,吃些生冷海鲜。前阵子加班,他说渴得慌,办公室冰箱里总囤着冰牛奶,一天能喝两三盒。”

岐大夫叹了口气,拉过小周的手,让他再搭搭陈建国的脉:“你摸摸这脉,细得像蜘蛛丝,按下去几乎摸不着,这是阳气虚到快接不上了。现代人总觉得‘累’是体力活儿熬的,其实不是——像他这样天天坐着琢磨事儿,是‘思虑伤脾’。《黄帝内经》里说‘脾在志为思’,想得多了,脾的气就耗损了。脾是管运化的,吃进去的东西要靠脾转化成气血,脾一虚,气血就跟不上,正气自然就弱了。”

小周皱着眉:“可他忙的时候天天熬夜,也没见生病,怎么一休息就垮了?”

“这就是‘劳则气耗,闲则气散’啊。”岐大夫指了指陈建国,“忙的时候,人的心气都绷着,身体还能勉强撑着那口气;一歇下来,气一松,原本藏着的虚损就露出来了。加上他刚松劲儿就吃海鲜、喝冰啤酒,生冷的东西最伤脾阳,相当于给快燃尽的柴火上浇了瓢冷水,脾阳一垮,寒湿就全积在肚子里,可不就又拉又痛,连阳气都快耗没了?”

正说着,陈建国突然身子一歪,头往旁边靠了靠,眼睛闭了起来。女人吓得尖叫:“老陈!你别吓我!”岐大夫赶紧掐了掐他的人中,又按了按手腕的内关穴,过了几秒,陈建国才缓缓睁开眼,虚弱地喘了口气:“水……想喝水……”

“不能喝凉水。”岐大夫按住女人要去拿凉水的手,转头对小周说,“你去后院拔一把新鲜的葱白,要连须的,再拿几块生姜,切成厚片。然后烧点热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