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岐仁堂里暖“寒脾”——装修老板的脾胃虚寒调理记(1 / 3)
入秋的风刚扫过南城老巷,岐仁堂的木门就被人轻轻推开了条缝。伴着一阵带着凉意的风,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扶着门框,脚步虚浮地挪了进来,额角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滚,却不是热的——那汗沾在皮肤上,透着股子凉气。
“岐大夫,您在吗?”男人声音发飘,刚说完就踉跄了一下,旁边正在整理药柜的学徒小宇赶紧上前扶了一把,闻到他身上除了淡淡的尘土味,还有些没散尽的酒气。
里间的布帘被掀开,岐大夫端着刚泡好的陈皮茶走出来,见男人这模样,眉头轻轻蹙了一下,伸手虚按在他手腕上方:“先坐,别急着说话。小宇,给这位先生倒杯温姜茶,别放糖。”
男人被扶到诊桌前的木凳上坐下,双手捂着杯子,指尖却还是冰凉的。他叫周建军,是南城小有名气的装修公司老板,今年四十六,这大半年忙着接一个商场装修的活儿,从设计图修改到工地监工,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前阵子为了谈下后续的单子,连着陪客户喝了好几场酒,生冷海鲜、冰镇啤酒混着辛辣火锅往肚子里填,有时候忙起来一天就吃一顿饭,饿极了又往死里塞。
“大概一周前,我就觉得不对劲了。”周建军捧着温姜茶,喝了两口才缓过劲来,“一开始是早上起来浑身发沉,手脚凉,我以为是秋凉没添衣服。后来越来越严重,白天在工地站一会儿就出冷汗,那汗是凉的,风一吹浑身打哆嗦,连鼻子里呼出来的气都带着凉劲儿。昨天晚上更邪乎,我坐在沙发上看合同,看着看着就迷糊了,老伴儿喊我好几声都没听见,摸我额头全是冷汗,吓得赶紧要送我去医院,我想着您这儿离得近,又信得过中医,就先过来了。”
岐大夫已经伸出三根手指搭在他的腕脉上,指尖微微用力。周建军的脉象又细又弱,像初春刚化冻的小溪流,没什么力气,按下去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地跳一下。岐大夫又翻开他的眼皮看了看,眼白泛着淡淡的青,再摸他的手心,明明刚喝了温茶,掌心还是凉的,透着一股湿气。
“最近是不是总觉得肚子胀,吃点东西就不消化,有时候大便里还带着没嚼碎的菜叶子?”岐大夫收回手,问道。
周建军眼睛一亮:“您怎么知道?前几天我吃了顿饺子,第二天大便里就有没消化的饺子皮,我还以为是饺子皮太硬了。”
“不是皮硬,是你脾胃的阳气虚了。”岐大夫拿起桌上的纸笔,一边写一边说,“《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里说‘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而厥’,你现在就是这情况。你这大半年又劳心又劳力,操心生意是‘忧思’,跑工地盯活儿是‘劳役’,这两样最耗伤脾胃的营气。脾胃是后天之本,主运化,你又跟着客户胡吃海喝,生冷油腻的东西伤脾阳,饥一顿饱一顿打乱了脾胃的节律,时间一长,脾胃里的阳气就弱了,阴气自然就盛了,所以你才会浑身发冷、出冷汗,连呼气都带着凉气。”
周建军听得连连点头:“可不是嘛,前几天我觉得肚子胀得慌,找了个小区门口的大夫看,他说我是‘食积受风’,给我开了点泻药,说把肚子里的积食泻出去就好了。我吃了两回,泻得更厉害,浑身更软了,后来就不敢吃了。”
岐大夫闻言,放下笔叹了口气:“那大夫怕是没弄明白你的病根。你还记得那泻药里有什么成分吗?”
“好像有个叫牵牛子的,还有槟榔什么的。”周建军回忆道。
“那方子大概是从钱乙的宣风散化来的。”岐大夫解释道,“宣风散原本是治小儿慢惊风的,小孩子脾胃弱,吃多了不消化,食积生风,会拉肚子、抽搐,那方子用牵牛子泻积,槟榔行气,陈皮、甘草护脾,对小儿食积惊风是对症的。但《黄帝内经·调经篇》里说‘阴盛生内寒’,你现在是阴盛阳衰,脾胃虚寒,牵牛子是寒凉之性,用它泻下,只会更伤你的脾阳,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