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岐仁堂的附子香(3 / 5)

加入书签

你这身体就像高层水箱——水箱里有水(阴),但水泵没劲儿(阳),水送不到楼上,楼上就干得慌。你天天喝水,就像往水箱里加水,可水泵没劲儿,水还是上不去,口干自然好不了。\"

他一边抓药一边说:\"给你开个附桂理中汤加减。附子15克,先煎;桂枝9克,温通阳气;白术12克,健脾化湿;炙甘草6克,调和药性。\"他把药包好,\"回去煎药,附子先煮一个小时,再加其他药,煮两次,混在一起,早晚温着喝。记住,别喝冰的了,渴了就喝温米汤,空调房里搭件薄外套,别让后背对着风口。\"

小陈拿着药要走,小张突然问:\"陈哥,你舌上没苔,师父咋不给你用滋阴的药?\"

\"他这不是单纯阴虚。\"岐大夫替他答,\"你看他舌边有齿痕,脚底板凉,这是阳虚的底子。要是光用滋阴药,就像往快灭的灶膛里泼水,火彻底灭了,水更化不了。得先把水泵修好(温阳),水才能往上送(化阴)。\"

小陈似懂非懂点头:\"那我喝几天能好?\"

\"先喝七天。\"岐大夫送他到门口,\"七天后再来,我看看你舌上能不能长出苔。\"

七天后的傍晚,小陈果然来了,手里还提着个西瓜。\"岐大夫!您太神了!\"他一进门就伸舌头——舌上果然覆了层薄白苔,不像之前那样红得刺眼了。\"我现在口干好多了,晚上也能睡着觉了,脚底板也不凉了。\"

岐大夫让他坐下,又摸了摸脉:\"脉沉下去有力了,不错。\"他没接西瓜,\"西瓜性寒,你现在阳气刚缓过来,少吃点。\"

正说着,门外进来个老太太,由女儿扶着,走得慢悠悠。老太太脸瘦得脱了形,嘴唇干得起皮,女儿把她扶到椅子上,眼圈红了:\"岐大夫,您给我妈看看吧。四年前她得了'鼻渊恶疾',做了放疗化疗,之后就一直不好,饭也吃不下,舌头上光溜溜的,夜里总起夜,一晚上要起来三四次,每次就尿一点点。\"

老太太慢慢张开嘴——舌面红得像块玛瑙,一点苔都没有,连舌乳头都看不清,正是岐大夫常说的\"镜面舌\"。

\"您平时爱吃热的还是凉的?\"岐大夫轻声问。

老太太声音细弱:\"就爱喝热粥,凉一点都咽不下去,冬天手脚总冻得疼。\"

岐大夫摸了摸她的手,指节干瘦,却冰凉。\"这是'阴阳两虚'。\"他对老太太女儿说,\"放疗就像用大太阳晒,把阴津晒干了;化疗就像用冰水浇,把阳气浇伤了。《金匮要略》说'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您妈这就是虚劳,阴也亏,阳也虚。\"

女儿急了:\"那该咋办?之前看了好几个大夫,有的说要滋阴,开了麦冬生地,喝了更没胃口;有的说要补阳,开了人参黄芪,喝了又上火。\"

\"那是没找准阴阳的根。\"岐大夫拿起笔写方子,\"她这'镜面舌'看着是阴虚,but喜温怕冷,又是阳虚的底子,就像冬天的地——表面冻得硬邦邦(阴寒),底下的土却干得裂了缝(阴虚)。得一边化冻(温阳),一边润土(滋阴)。\"

他写着方子,嘴里念:\"附子15克,先煎;熟地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这是肾气丸的底子,加了点桂枝6克,当归9克。\"

\"师父,\"小张在一旁记笔记,\"肾气丸不是治'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的吗?加当归干啥?\"

\"当归能养血。\"岐大夫放下笔,\"老太太放疗伤了血,当归既能滋阴,又不寒凉,配附子正好。你看这方子:附子、桂枝温肾阳,像给地里烧柴取暖;熟地、山茱萸补阴,像给地里浇水;山药、茯苓健脾,像给地里施肥。阳生了,阴才能长;阴足了,阳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