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千里求医逢歧路,仁心妙手起沉疴(3 / 3)
空,阴霾自散'。\"
四、三个月的春暖花开
接下来的三个月,岐大夫通过电话调方十余次。根据小孙的恢复情况,先后加入了鸡血藤通经活络,杜仲强筋健骨,巴戟天温补肾阳。每次调整,都遵循\"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原则,正如《景岳全书》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王大哥每周都会汇报病情:小孙能自己坐起来了;可以扶着墙站立了;能说完整的句子了;大便正常了;夜里能睡五个小时了......
2014年清明过后,王大哥带来了更大的好消息:小孙全身的麻木疼痛都消失了,能在别人搀扶下走十几步了。岐大夫让他继续按方服药,只是把附子减到90克,慢慢\"撤柴\",防止阳气暴脱。
五一劳动节刚过,岐大夫应赤峰当地中医学会的邀请去出诊,特意抽时间去看望了小孙。彼时她已经能自己拄着拐杖走百十米,脸色红润了许多,虽然说话还有点吃力,但眼神清亮。
\"岐大夫,您就是俺们家的救命恩人!\"小孙拉着岐大夫的手,眼泪掉了下来。她租住的房子朝阳,窗台上摆着几盆绿植,阳光洒在地板上,暖洋洋的。
岐大夫给她把了脉,脉象比初见时沉稳有力,舌苔也薄了些。\"《脾胃论》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你现在脾胃功能渐复,但大病初愈,好比久旱的田地,既要浇水,又不能漫灌。\"
他开了个固本复元散的方子:红参、五灵脂、三七、琥珀、鹿茸、胎盘、全蝎、蜈蚣、土元、水蛭、乌蛇、蕲蛇、灵芝、茯苓、白术,共研细末,每次3克,早晚用温黄酒送服。
\"这方子取'虫类药搜风通络'之意,又兼顾'补气血、益脾肾',就像给土地施有机肥,慢慢滋养。\"岐大夫嘱咐道,\"平时多晒太阳,《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光是最好的补药。\"
五、岐仁堂的铜铃
深秋时节,岐仁堂收到一个从赤峰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包晒干的沙果干,还有一张照片——小孙和王大哥站在自家院子里,她已经不用拄拐杖了,身后的玉米囤堆得像小山。
\"师父,您看,她能走了!\"学徒拿着照片,兴奋地说。
岐大夫放下手里的《温热条辨》,看着照片笑了:\"《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其实'下工治已病'更要耐心。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尤其是这种寒湿入骨的病,就像冬天的冻河,要等春风化雨,慢慢消融。\"
正说着,门口的铜铃又响了,进来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个咳嗽的孩子。岐大夫起身迎上去,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岐仁堂\"的匾额上,金光闪闪。
巷口的老槐树落了满地金黄,有几片被风吹进医馆,落在翻开的《伤寒论》上,恰好遮住\"麻黄附子细辛汤\"那一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