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让宁儿和儿子明渊住了进来(2 / 2)
到窗边,看着窗外凋零的枯枝,指尖深深掐入窗棂的木质中。
为什么?
为什么不论是她,就算是梁嫔、钱嫔她们的儿子都早早夭折。
李氏那女人的儿子却能一次次闯过鬼门关?
还得到陛下前所未有的关爱和期望?
不甘如同毒蛇,啃噬着她的心。
梁嫔、钱嫔处,情形大抵相似,面上带着勉强到不及眼底的虚假微笑,吩咐宫人准备贺礼。
待转身回到内室,那笑容便瞬间冷却,化为扭曲的妒恨,指尖掐入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却远不及心中那一片荒芜的不甘。
她们不甘,愤懑,诅咒着命运的不公。
但她们更深知,此劫一过,四皇子卫明渊“天命所归”的名声将更加响亮,地位将更加稳固,淑贵妃母凭子贵,地位也将愈发坚不可摧。
她们那点想着依靠子嗣翻身的想法,在一次次期待着,却一次次没有再传出好消息的失落中继续渺茫。
或是暗中搅动风云的微末指望,在四皇子这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中,变得愈发渺茫。
这深宫的日子,于她们而言,因这四皇子的康复,而变得更加漫长且难熬了。
但总得来说,四皇子安然渡劫的消息如同春风,吹散了笼罩在皇宫上空的最后一丝阴霾。
显庆帝卫铮心情大好,连日来眉宇舒展,连批阅奏折时嘴角都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前朝的百官们都是人精,敏锐地捕捉到了陛下这份难得的愉悦。
某些消息灵通的一联想后宫里隐隐传出来的消息,顿时明白四皇子重病痊愈的消息是真的。
于是,一些平日里可能引来斥责,需要反复斟酌才能上奏的不好的事,或者说是麻烦事,都被官员们抓紧时机,小心翼翼地呈递到御前。
毕竟,在陛下心情好的时候触霉头,总比在他心情郁结时往刀口上撞要明智得多。
与此同时,病愈后的小明渊,出现在皇极殿的频率越来越高。
显庆帝已经习惯了儿子每日的陪伴,即使知晓儿子已经痊愈了,可一日不见明渊,心里就有些不习惯,有些不安。
又想着儿子重病痊愈没多久,如今正值深冬,太冷了,每日让人接送明渊过来怕会冷到他。
于是下了个决定,让人收拾好自己寝宫的偏殿,让宁儿和儿子明渊住了进来。
这又是一个让前朝后宫震撼不已的消息。
反对的意见有,但只占据少数,也阻挡不了显庆帝的决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