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让宁儿和儿子明渊住了进来(1 / 2)
殿内殿外压抑已久的气氛瞬间一扫而空,连穿梭其间的脚步声都变得轻快了许多,仿佛连透过窗棂照射进来的、带着寒意的初冬阳光,都变得格外明媚温暖起来。
思宁听着外面的动静,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轻声对皇帝说:“陛下,臣妾想去看看明渊。”
“一起去。”显庆帝牵起她的手,两人一同走入内殿。
寝殿内,药味尚未完全散去,但空气已然清新了许多。
小明渊正安静地睡在柔软的锦被中,小小的身子随着平稳的呼吸轻轻起伏。
他的脸色不再是病中的潮红或苍白,恢复了些许健康的粉润,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在眼睑下投下安静的阴影。
思宁轻轻在床边坐下,伸出微凉的手指,极轻极缓地拂过儿子细嫩的脸颊,感受那正常的体温,心中一片酸软。
她俯下身,在儿子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如羽毛的吻,低语道:“母妃的明渊……”
果然,正如徐神医所预言,接下来的半个月,在思宁亲力亲为、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小明渊的身体一天好过一天。
到了十一月初,小家伙已经能自己抱着特制的小瓷碗,小口小口地喝些清淡的粥羹。
虽然依旧懒洋洋地不爱动弹,大部分时间还是喜欢偎在思宁怀里。
或者躺在铺着厚厚狐裘的榻上,慢吞吞地摆弄他的七巧板、鲁班锁。
但那双乌黑澄澈的大眼睛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偶尔还会用软糯的声音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每每此时,思宁都会耐心解答,心中既为他显露的聪慧感到骄傲,又为这失而复得的安宁倍感珍惜。
半月后,徐神医最后一次请脉,正式向帝妃二人宣布:“陛下,娘娘,四皇子殿下身康体健,脉象平和,三岁难关已彻底渡过!
日后只需循序渐进,好生将养,再安然渡过六岁之难关,必能平安长大成人!”
“六岁难关……”显庆帝刚刚放下的心又提起了些许,他凝声问道,“徐神医,朕想问,明渊的六岁难关,容易渡过吗?”
徐神医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谨慎答道:“回陛下,若此后小殿下也能被照料得像此前那般精心周到,根基稳固,元气充沛,那么渡过六岁难关,比之今次的三岁难关,要容易些许,风险亦会降低。”
听到这话,显庆帝紧绷的表情明显松快了许多,他看向思宁,眼中带着询问和安慰。
思宁一直悬着的心,也因这句“容易些许”而感到了切实的宽慰。
她虽然知晓儿子有锁血丹护持,性命无虞,但“容易”二字,意味着孩子需要承受的痛苦和折磨可能会减少,可能不必再像这次一样,缠绵病榻月余,耗损精神元气。
这对于一个母亲而言,是比任何保证都更重要的消息。
她忍不住也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对着徐神医再次颔首致谢:“有劳徐老一再费心。有您这句话,本宫与陛下也能稍感安心了。”
四皇子病情彻底好转,三岁难关已渡过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前朝后宫。
宫人们大多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这位小殿下身份尊贵却性情安静,不似寻常孩童吵闹。
凝华宫待遇又好,他若能平安,大家的日子也都好过。
然而,消息传到芷兰宫、琼芳居等地,却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只激起了片刻虚伪的涟漪。
安嫔正对镜梳妆,听着心腹宫女的禀报,手中那支赤金点翠步摇顿了顿,随即被她稳稳地插入发髻,镜中那张保养得宜的脸上,笑容很有几分勉强。
运气良久,才控制着自己淡淡吩咐道:“按制准备一份贺礼,要显得用心些,送去凝华宫。”
“是。”宫女领命而去。
待殿内无人,安嫔缓缓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