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显庆帝的“私心”(1 / 2)

加入书签

思宁虽然也跟着儿子入住了弘德宫偏殿,但是她每日处理宫务,都是提着暖手炉坐轿辇回凝华宫处理的。

白日里,明渊则是跟着父皇卫铮待在皇极殿里。

显庆帝批改奏折的东暖阁一隅,早已安置了一套特意为小家伙量身定做的紫檀木小桌椅。

小明渊就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身上穿着柔软的浅蓝色绸缎小袍子,外面罩着同色系的薄棉比甲,以防殿内微凉。

他并不吵闹,大多数时间都在专注地摆弄着面前的玩具。

他一岁后,就不再玩寻常的泥人或布偶玩具。

而是玩一个结构精巧的木质魔方。

小桌上还搁置着几个难度不一的鲁班锁。

他那双白皙纤细的小手灵活地拨动魔方。

神情专注,长长的睫毛垂下,在眼睑投下淡淡的阴影。

那份沉静与思考的模样,完全不像一个刚满三岁的孩童。

偶尔,显庆帝批阅奏折累了,便会放下朱笔,舒展一下筋骨,信步走到儿子身边。

他会俯下身,饶有兴致地看着小明渊如何转动魔方,或者看他解开那些复杂的机关。

又或者干脆将小人儿揽到自己膝上坐着。

“明渊,看这个字,”显庆帝会随手拿起一份无关紧要的奏疏或一本启蒙读物,指着上面的字,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和,“这是‘天’,天空的天;这是‘地’,土地的地。”

小明渊便会抬起小脑袋,顺着父皇的手指看去,乌黑的眸子像最纯净的墨玉。

他看得很认真,然后奶声奶气地跟着念:“天……地……”

往往只需教一遍,他便能准确记住,下次再问起,定能毫不犹豫地指认出来。

过目不忘,不外如是。

小家伙不但记忆力惊人,还理解了词语与实物的对应关系,这份举一反三的悟性,让显庆帝惊喜不已。

时日一久,前来皇极殿议事或奏对的左右相以及几位核心重臣,便时常能见到这位安静聪慧的小皇子。

起初,他们只是恭敬地行礼,并未多想。

但第二次遇见,他们朝四皇子行礼的时候,他们竟觉得小皇子认出来他们是谁了?

右相忍不住试探了下,“小殿下认得臣?”

小家伙学着父皇矜持的点点头,“沈右相。”

就这样,大臣们渐渐从一些细微之处察觉到了小殿下的不凡。

比如,四皇子从不哭闹,眼神清澈而专注。

比如,他能独自安静地玩那些某些大人们,比如他们那些成年的儿子们都需费些脑筋的益智玩具很久。

虽然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们没有自己聪明,但相比起绝大多数人,还算是聪明的。

再比如,有一次,右相在与陛下讨论一份关于水利的奏章时,提到了“疏导”二字。

一旁看似在玩鲁班锁的小明渊,竟抬起头,软软地插了一句:“疏通。”

虽词不达意,却奇妙地切中了“疏导”的核心含义,令右相当场愣住,随即啧啧称奇。

渐渐地,大臣们私下议论起来:“四皇子殿下,似乎异常聪慧啊!”

“何止聪慧,老夫观其神态沉静,目光有物,颇有陛下幼时风范!”

“是啊,听闻过目不忘,举一反三,实乃天纵之资!”

惊叹之余,一个念头在这些忠心为国的臣子心中升起:皇四子已然三岁,且如此聪慧,岂能耽搁?

至今还未正式延请名师开蒙,实在是浪费天赋,于礼不合!

于是,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牵头,一份奏请为四皇子卫明渊择师开蒙的奏疏,被郑重其事地呈到了显庆帝的御案前。

面对朝臣们合情合理的奏请,显庆帝卫铮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