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灯笼照见的锁(5 / 6)

加入书签

有一种如释重负却又难以言说的沉甸甸的东西。

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挽留的话。

昨夜凤姐回来,隐晦地提及蘅芜苑那几把刺眼的锁和探春那番指桑骂槐的雷霆之怒,她便已隐隐猜到会有这一刻。

只是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干脆,如此……体面。

宝钗没有质问,没有抱怨,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委屈流露,只用“母亲病重”

这个无可指摘、孝道为先的完美理由,将彼此最后一点难堪都遮掩了过去。

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湿棉花。

王夫人看着眼前这个自小看着长大、素来稳重妥帖的姨甥女,看着她那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寻常家事的脸,心底竟翻涌起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无力。

她知道,蘅芜苑那几把锁,探春那声“外邪”

,便是最彻底的逐客令。

贾府这艘日渐倾颓的大船,早已自顾不暇,哪里还容得下薛家这门“贵亲”

长久地寄居?所谓的“金玉良缘”

,在赤裸裸的现实窘迫和家族利益面前,不过是一层随时可以戳破的窗户纸。

最终,那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声沉沉的、带着无尽疲惫的叹息,从王夫人喉间溢出。

“……去罢。”

她垂下眼,不敢再看宝钗,声音带着一种砂纸磨过般的哑涩,“你是个孝顺孩子……替我……好好问候你母亲。

就说……就说我惦记着她,让她好生将养。”

她停顿了一下,仿佛用尽了力气才挤出最后一句,“园子里……随时给你留着门。”

这“留着门”

三个字,轻飘飘的,落在地上,连一丝尘埃都未能惊起。

宝钗心中最后一点微澜也彻底平息。

她再次深深一福:“谢太太体恤。

宝钗告退。”

转身,离去。

裙裾拂过光洁的地面,没有一丝留恋的声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宝钗的离去,如同秋日里一片树叶的飘零,并未在波澜诡谲的贾府掀起太多涟漪。

她的行李本就极简,几口上了锁的箱笼,几个包裹,不过半日便收拾停当。

莺儿红着眼睛,默默地将姑娘惯用的几件旧物打点好。

那顶青帷小轿停在蘅芜苑门口,朴素得近乎寒酸,与这国公府邸的气派格格不入。

宝钗最后看了一眼这住了数载的院落。

清冷的山石依旧,几竿翠竹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廊下空寂,再无往日莺儿活泼的笑语。

她扶着莺儿的手,步履平稳地走向轿子,身影融入那青色的帷幔之中,没有回头。

轿帘垂下,隔绝了外界。

莺儿低低的啜泣声终于忍不住在狭小的空间里响起。

宝钗端坐其中,背脊挺得笔直,仿佛一尊没有温度的玉像。

外面传来轿夫起轿的吆喝声和沉重的脚步声,轿身微微晃动,开始移动。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出单调而沉闷的滚动声,像是碾在人心上。

这声音,渐渐远离了雕梁画栋、花柳繁华的大观园,远离了那些或明或暗的注视,远离了那场以“抄检”

为名的驱逐。

行至角门,守门的婆子验了对牌,沉重的朱漆大门吱呀呀打开一道缝隙。

轿子便从这道缝隙中悄无声息地滑了出去,汇入外面市井街道的喧嚣。

那扇象征着贾府门楣的角门,在轿子完全离开后,又缓缓地、沉重地合拢了,出一声闷响,如同一个冗长篇章的终结。

人去楼空。

蘅芜苑的管事婆子得了令,捧着一把沉甸甸的黄铜钥匙,走到那扇紧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