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孔稚珪《白马篇·骥子局且鸣》(2 / 3)

加入书签

勇猛,此诗以其指代诗中的少年将军,暗示其如霍去病般英勇无畏。“驰突”生动地描绘出将军率领军队快速奔驰、迅猛冲击的动态画面,“匈奴庭”则明确了作战目标,表明将军长驱直入,直捣敌人老巢,展现出果敢决绝的战斗姿态。

3.少年斗猛气,怒发为君征

-解析:“少年”表明主人公的年轻,充满朝气与活力。“斗猛气”直接写出少年将军斗志昂扬,浑身散发着勇猛无畏的气概。“怒发”运用夸张,形象地表现出少年将军因愤慨敌人侵犯、为保卫国家而义愤填膺的状态,“为君征”则点明出征的原因,体现出对君主的忠诚,将少年将军的爱国之情与使命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4.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

-解析:“雄戟”和“长剑”是将军的武器,代表着战斗力量。“摩白日”“断流星”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形容将军手中武器的威力巨大,仿佛可以触摸到太阳,能够斩断划过天际的流星。这不仅凸显武器的锐利,更通过这种夸张渲染,表现出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无敌,具有排山倒海、气吞宇宙的磅礴气势。

5.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

-解析:“早”与“晚”形成鲜明的时间对比,突出时间的短暂。“飞狐塞”和“楼烦城”是边疆的重要关隘与城镇,表明行军路线。此句通过一天内从飞狐塞出发,晚上就到达楼烦城,以地点的快速转换,展现出军队行军速度之快,反映出战争局势的紧迫,同时也暗示军队的行动敏捷、高效。

6.虏骑四山合,胡尘千里惊

-解析:“虏骑”指匈奴的骑兵,“四山合”描绘出敌人从四面的山上合围而来的态势,形成一种包围之势,凸显出我方军队所处形势的严峻。“胡尘千里惊”,“胡尘”指代匈奴军队行动时扬起的尘土,“千里惊”夸张地写出尘土飞扬之广,不仅渲染出敌人数量众多、来势汹汹的气势,也营造出紧张、危急的战争氛围,让人感受到大战将至的压迫感。

7.左碎呼韩阵,右破休屠兵

-解析:“呼韩”指匈奴呼韩邪单于,“休屠”也是匈奴势力。“左碎”“右破”对仗工整,展现出少年将军指挥若定,军队在其带领下左右开弓,分别击破呼韩邪阵营与休屠王的军队,充分体现出我方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和将军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严峻形势下取得辉煌战果。

8.横行绝漠表,饮马瀚海清

-解析:“横行”描绘出我方军队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英姿,毫无阻碍。“绝漠表”指穿越到沙漠的极远地带,“绝”体现深入敌境之远,展现出军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饮马瀚海清”,“瀚海”一般指北方大湖或沙漠,“清”表示局势平定。这句描绘出军队胜利后,在瀚海边让马饮水,暗示战争结束,局势安定,有一种胜利后的豪迈与从容。

9.勒石燕然道,凯归长安亭

-解析:“勒石燕然道”运用东汉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窦宪大破匈奴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此处借指少年将军建立赫赫战功后,同样在燕然道刻石铭记功绩,流芳百世。“凯归”即胜利归来,“长安亭”点明回归之地,意味着将军带着荣耀胜利返回长安,充满胜利的喜悦与自豪,同时也暗示着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回报。

10.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

-解析:“但使”表示只要,“强胡灭”明确将军的首要目标是消灭强大的外敌,保卫国家。“何须甲第成”,“甲第”指贵族的住宅,意为不需要去建造豪华的宅第。此句体现出将军以国家利益为重,将消灭敌人置于个人荣华富贵之上,展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怀与无私奉献精神,不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只求国家安宁。

11.当今丈夫志,独为上古英

-解析:“当今丈夫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