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王微《叙画》(3 / 5)

加入书签

p>

9.眉额颊辅,若晏笑兮。孤岩郁秀,若吐云兮

-解析:描绘人物时,通过对眉毛、额头、脸颊、嘴角的刻画,能让人物仿佛在和悦微笑;描绘孤岩时,使其呈现出郁郁葱葱、秀丽壮美的样子,就好像在吞吐云雾。这进一步强调了绘画不仅要描绘出事物的外形,更要通过细节传达出其内在的神态和气质,使画面形象栩栩如生,充满生命力,突出了形神兼备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10.横变纵化,故动生焉;前矩后方,而灵出焉

-解析:画面上通过纵横方向的变化,生动的感觉便产生了;遵循一定的规矩和法则进行创作,灵动的神韵就会展现出来。这里阐述了绘画创作中变化与规矩的关系,变化能带来生动的视觉效果,而遵循规矩则是保证作品具有内在秩序和神韵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绘画创作的重要原则。

11.然后宫观舟车,器以类聚;犬马禽鱼,物以状分

-解析:在遵循上述创作原则后,对于宫殿、楼观、舟船、车辆等,根据它们的类别进行聚合描绘;对于狗、马、飞禽、游鱼等,按照它们的形状加以区分表现。这表明在绘画具体事物时,要把握事物的类别特征和形态差异,使画面中的各种物象各得其所,秩序井然,体现了绘画创作中对事物分类描绘和整体布局的要求。

12.此画之致也

-解析:总结前文,指出上述通过各种手法达到形神兼备、生动且有序地描绘事物的状态,就是绘画所应追求的境界和意趣所在,概括了绘画创作在技巧和审美表达上的目标。

13.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解析:当欣赏绘画作品时,看到画面中描绘的秋天云朵,能让人精神为之飞扬;面对描绘春天微风的画面,会使人思绪无比浩荡。这生动地描绘了优秀绘画作品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能引发观者在精神层面的强烈共鸣和情感触动,强调了绘画在审美过程中带给人的精神享受,体现了绘画独特的审美价值。

14.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

-解析:即使是钟磬奏出的美妙音乐,珪璋那样珍贵的宝物,也无法与绘画所带来的这种审美体验相媲美。通过与音乐和宝物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绘画在精神层面给予人的震撼与启发是独特且无可替代的,强化了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审美领域的重要地位。

15.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

-解析:展开图画,依照文字记载(来欣赏),其效果与《山海经》不同。画面中绿色的山林仿佛在风中摇曳,清澈的水流在山涧中激荡。这里再次强调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它能以直观生动的视觉形象,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场景,给人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展现出绘画相较于文字记载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魅力。

16.呜呼!岂独运诸指掌,亦以明神降之。此画之情也

-解析:感叹绘画创作不仅仅依靠手指技巧的运用,更需要画家神明(灵感、精神感悟)的降临。这就是绘画所蕴含的情感与精神所在。此句点明绘画创作是技巧与精神感悟的结合,强调了画家内心的精神活动在创作中的重要性,总结了绘画创作不仅要有外在技巧,更要有内在精神情感的注入,才能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升华了对绘画本质的理解。

……

句译:

1.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

绘画不只是一种技艺行为,成功的画作应当与《易经》的卦象具有相同的本体意义。

2.而工篆隶者,自以书巧为高。欲其并辩藻绘,核其攸同

那些擅长篆书和隶书的人,往往认为书法技巧高超就是本事。(我)希望能对书画二者一同加以辨析,考察它们相通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