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吴迈远《长相思》(2 / 3)
词说明丈夫为了仕途而离开家乡,这一行为导致夫妻分离,是思妇产生思念之情的根源。
4.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
-解析:思妇猜想,丈夫在外的境遇大概与这位从边塞归来的客人没有什么不同,同样要忍受饥饿与寒冷。这里通过将丈夫与眼前的行路客类比,生动地体现出思妇对丈夫在外艰辛生活的深切担忧,进一步深化了她的思念之情。
5.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
-解析:思妇恳请客人帮忙,希望他能捎带一封书信给远方的丈夫。“尺帛书”在古代,书信常写在帛上,这里点明书信。“寸心从此殚”则表示自己的全部心思都寄托在这封信里,她想通过这封信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牵挂等复杂情感毫无保留地传达给丈夫。
6.遣妾长憔悴,岂复歌笑颜
-解析:自从丈夫离开后,思妇长久地陷入憔悴的状态。“遣”字有致使之意,强调丈夫离去这一行为对她的影响。“岂复歌笑颜”以反问的形式,突出她内心的痛苦,表明在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她再也没有心情欢笑歌唱,直接抒发了思妇因思念而产生的悲伤情绪。
7.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
-解析:房檐遮蔽着历经无数霜雪的树木,庭院里种植了十年的兰花也已枯萎。这两句描绘了庭院中衰败、荒芜的景象。“千霜树”和“十载兰”突出时间的长久,暗示丈夫离家时间之长。借景抒情,用自然景物的凋零来映衬思妇内心的凄凉和孤独,岁月的流逝不仅让庭院荒芜,更让思妇的青春与欢乐消逝。
8.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
-解析:春天到来,思妇却无心抬手去欣赏美好的春光;秋天树叶飘落,她又怎忍心去观看这萧索之景。“经春”与“秋落”点明时间的流转,从春到秋,一年又一年。“不举袖”和“宁复看”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因思念丈夫而对四季变换、自然美景毫无兴致,进一步强化了她内心的愁苦和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9.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
-解析:思妇渴望能见到丈夫,向他倾诉自己的心意。然而,“君门已九关”,这里“九关”化用典故,原指天门九重,这里喻指丈夫所处之地如同有着重重关卡,难以接近。此句表达出思妇与丈夫相见困难,体现出她对与丈夫团聚的强烈渴望以及面对阻碍时的无奈与哀怨。
10.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解析:诗中运用了虞卿的典故,虞卿为了与亲人共享欢乐,毅然放弃了相印,选择过着担簦(背着斗笠,指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的平凡日子。思妇借此典故,委婉地劝诫丈夫,不要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家庭的团聚和亲人之间的欢乐才更为重要,从侧面反映出她对夫妻团聚生活的向往。
11.闺阴欲早霜,何事空盘桓
-解析:闺房之中渐渐变得阴冷,眼看就要降下早霜。“闺阴”描绘出闺房的幽暗冷清,“欲早霜”暗示季节的变化,天气渐冷。“何事空盘桓”则以质问的语气,表达出思妇对丈夫长久在外徘徊不归的哀怨与不解,同时也流露出她对丈夫的深切期盼,希望他能在寒冷来临之前回到家中。
……
句译:
1.晨有行路客,依依造门端
-翻译:清晨有个赶路的行人,恋恋不舍地来到家门口。
2.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
-翻译:人和马都带着满身风尘,由此可知他是从黄河边塞归来。
3.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
-翻译:此时我想到我的丈夫,他外出谋求官职,远在邯郸。
4.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
-翻译:想必他与这位客人没有差别,同样忍受着饥饿与寒冷。
5.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