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远期篇》(2 / 4)

加入书签

。希望圣明的君主在近期及长远都能永葆青春,国家长治久安。这种祝愿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联系,升华诗歌主题,表达人们对国家稳定、君主贤明的期盼,体现古代文人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四、艺术特色

1.场面描写细致:诗人通过对宴会筹备、场面布置、表演活动等多方面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高门启双闱,长筵列嘉宾”“中唐舞六佾,三厢罗乐人”等,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具体的宴会画卷,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宴会的热闹氛围。

2.多种感官结合:诗歌从视觉(“羽毛扬华文”)、听觉(“箫管激悲音”“金石响高宇,弦歌动梁尘”)等多种感官角度描绘宴会,全方位展现宴会的精彩,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让读者更真切地领略到宴会的魅力。

3.主题层层递进:从宴会的筹备、进行到阐述其文化意义,再到对君主的祝愿,诗歌主题层层深入,结构严谨。先营造欢乐的宴会氛围,接着升华到文化层面,最后落脚到家国情怀,使诗歌内容丰富且富有深度。

《远期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宴会文化、人们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国家君主的美好期许,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

……

解析:

1.远期千里客,肃驾候良辰

-解析:“远期”表明此次宴请是提前已久的约定,突出筹备之精心。“千里客”指出有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宾客,凸显出宴会的吸引力以及客人赴宴的诚意。“肃驾”描绘主人严谨、恭敬地准备车马,“候良辰”则体现主人对吉时的等候,展现出主人对宴会的重视,以及对即将到来宾客的敬重,为宴会营造出庄重而充满期待的氛围。

2.近命城郭友,具尔惟懿亲

-解析:“近命”表示主人同时也邀请了居住在城郭附近的友人。“具尔”意思为“俱是”,“惟懿亲”强调这些友人都是关系极为亲密的至亲。此句体现宴会不仅有远方挚友,还有身边亲人相聚,突出聚会的亲族性质,渲染出浓厚的亲情与友情交织的温馨氛围。

3.高门启双闱,长筵列嘉宾

-解析:“高门”描绘出府邸大门高大宏伟,象征着主人的身份地位或家境殷实。“启双闱”指将两扇大门打开,以隆重的方式迎接宾客,显示出欢迎仪式的郑重。“长筵”表明筵席之长,“列嘉宾”描绘出众多嘉宾依次入座的场景,展现出宴会场面的盛大,营造出热闹非凡的氛围。

4.中唐舞六佾,三厢罗乐人

-解析:“中唐”指庭院之中,是表演场地。“六佾”是古代天子专用的乐舞规格,由六行六列的舞者组成,这里用于宴会,说明宴会规格极高。“三厢罗乐人”描绘乐人在三个厢房中排列,体现出乐人众多,从侧面反映宴会的豪华,且乐人、舞蹈的配合,使宴会更具观赏性与娱乐性。

5.箫管激悲音,羽毛扬华文

-解析:“箫管激悲音”中,“箫管”点明演奏乐器,“激”字生动地表现出乐音激昂的特点,“悲音”并非真正的悲伤,而是指乐音富有感染力,能触动人心。“羽毛扬华文”描绘舞者手持羽毛道具,在舞动过程中扬起华丽的光彩,展现舞蹈的绚丽多姿,音乐与舞蹈相互配合,将宴会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6.金石响高宇,弦歌动梁尘

-解析:“金石”指代钟磬等打击乐器,其声音在高大的屋宇间回响,突出声音的洪亮。“弦歌”指弦乐器演奏与歌唱,“动梁尘”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歌声的嘹亮,甚至能震动屋梁上的灰尘,从听觉角度生动展现出宴会音乐的美妙动听,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7.修标多巧捷,丸剑亦入神

-解析:“修标”可能指某种类似杂技表演,表演者动作灵巧敏捷,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