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鲍照《瓜步山楬文》(2 / 4)
现出旅途中的常规举动,也暗示着作者对前路的探索,同时为下文登高望远,抒发感慨做铺垫。
4.北眺毡乡,南晒炎国,分风代川,揆气闽泽
-解析:“北眺毡乡”,作者向北眺望,看到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毡乡”因北方少数民族多以毡帐为居得名。“南晒炎国”,向南俯瞰,看到南方炎热的地域。“分风代川”,感受着代地(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一带)山川的风。“揆气闽泽”,估量着闽地湖泽的云气。这几句通过对不同方向地理环境的描写,展现出作者视野的广阔,描绘出一幅宏大的地理画卷,为后文借景抒情做准备。
5.西睨天宫,穷曜星络,东窥海门,候景落日
-解析:“西睨天宫,穷曜星络”,向西斜视天空,极力观察星辰分布的网络,“穷”有穷尽、看尽之意,“曜”指星辰。“东窥海门,候景落日”,向东窥视海门,等待着落日的景象,“景”通“影”,指太阳的影子。这几句从天地东西不同方向进行描写,进一步拓展视野,营造出一种宏大、辽远的氛围,体现出作者精神的遨游与思绪的开阔。
6.游精八表,汛视四遐,超然远念,意类交横
-解析:“游精八表”,作者的精神在八方之外遨游,“八表”指八方之外,极言其远。“汛视四遐”,目光在四方远处巡视,“汛”通“泛”,有广泛之意。“超然远念”,超越尘世地遐想。“意类交横”,思绪杂乱交横。此句总结前文登高望远的感受,表达出作者在广阔天地间,思绪万千,情感复杂,为下文发表议论做过渡。
7.信哉!古人有数寸之龠,持千钧之关,非有其才施,处势要也
-解析:“信哉”表达作者对古人观点的认同。“数寸之龠”指几寸长的钥匙,“千钧之关”形容千钧重的城门,意思是古人凭借几寸长的钥匙就能掌控千钧重的城门。作者认为并非是持钥匙者有特别的才能,而是因为他们处于关键的地位。此句借古人之事,引出关于“势”的议论,为后文借瓜步山阐述观点做铺垫。
8.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
-解析:直接点明瓜步山的位置与特点,它只是长江中的一座渺小的小山。“眇”同“渺”,突出瓜步山本身规模的微小,与后文它因地势而呈现出的高大形成对比。
9.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
-解析:“徒以因迥为高”,瓜步山仅仅是因为四周空旷,从而显得高。“据绝作雄”,凭借占据险要之地而称雄。“凌清瞰远”,凌驾于清波之上,俯瞰远方。“擅奇含秀”,独揽奇景,蕴含灵秀。作者指出瓜步山并非本身高大雄伟,而是所处地势使其拥有这些特点,进而引出关于“势”的重要性的感慨。
10.故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
-解析:这是作者基于对瓜步山的描述所发出的感慨,是文章的关键论点。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才能高低,远远比不上他所处权势地位的作用大,借瓜步山因地势而显要,讽刺当时社会重权势而非真才实学的现象,表达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批判。
11.仰望穹垂,俯视地域,涕洟江河,疣赘丘岳
-解析:“仰望穹垂”,抬头仰望天空,“穹垂”指天空。“俯视地域”,低头俯瞰大地。“涕洟江河”,把江河看作是鼻涕,“涕洟”即鼻涕。“疣赘丘岳”,将山丘视为身上多余的赘疣。作者以夸张的手法,从天地视角出发,表达对自然事物的一种蔑视态度,实则是为了衬托出对人事的看法,进一步强调世间万物在他眼中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12.虽奋风漂石,惊电剖山,地沦维陷,川斗毁宫,毫发盈虚,曾未注言
-解析:“奋风漂石”,狂风刮起石头;“惊电剖山”,惊雷劈开山峰;“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