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鲍照《拟行路难?其十一》(2 / 3)

加入书签

愁和思考。“宁及得与时人争”则进一步点明,既然生命如此短暂且无常,又何必去和世人争名夺利呢?此句由对生命现象的描述转向对人生态度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应将精力耗费在世俗的争斗上,而应珍惜当下,追求更有意义的事物,从而引出下文诗人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4.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解析:此句以“人生倐忽如绝电”形象地比喻人生的短暂,如同闪电划过夜空,转瞬即逝。“倐忽”突出时间流逝之快,“绝电”则强化了这种短暂的突发性和不可捉摸性。“华年盛德几时见”进一步强调,青春美好的年华和高尚的品德,一旦错过,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出现。诗人通过这两句,将生命短暂的感慨推向高潮,让读者深刻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易逝,从而更加认同不应在无谓的纷争中虚度光阴的观点。

5.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宴:

-解析:在感慨生命短暂之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但令纵意存高尚”,即只要让自己放纵心意,追求内心的自由,同时保持高尚的情操。“纵意”并非放纵无度,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摆脱世俗的束缚,顺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存高尚”则强调在追求自由的同时,坚守道德和精神的高尚。“旨酒嘉肴相胥宴”描绘了与友人一同享受美酒佳肴的欢乐场景,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在精神放松状态下,与他人共享美好时光,是一种对生活积极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在有限生命中追求快乐与精神富足的主张。

6.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解析:诗人认为,若能坚持“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宴”这种生活方式,“从朝竟夕暮”,即从早到晚都如此,那么“差得亡忧消愁怖”,差不多就能消除忧愁和恐惧。这表明诗人相信,通过这种对生命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意识到生命短暂而产生的忧愁和对未知的恐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试图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一种能够慰藉心灵、化解忧虑的途径。

7.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解析:诗的结尾,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胡为惆怅不得已”,意思是为什么还要如此惆怅,不能自拔呢?表达出对过度忧愁的不解和劝诫。“难尽此曲令君忤”则略带无奈地说,只是难以把这曲子(诗)完整地唱完,以免让你感到不快。这里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再次强调,不应被忧愁所困,要以更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整首诗在结尾处,再次回扣主题,劝人摆脱无谓的惆怅,积极面对短暂的人生。

……

句译:

1.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

-翻译:您难道没看见那枯萎的笋壳或竹叶在台阶庭院间滚动,它们什么时候能再次变青,长回原来的茎上呢?

2.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翻译:您难道没看见那死去的人虽受祭祀,可他们什么时候能再次举杯,喝光壶里的酒呢?

3.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翻译:您看到这些应当引发忧愁的思绪,又哪还有心思去和世人争名夺利呢?

4.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翻译:人生短暂得如同闪电划过,青春年华和美好的品德什么时候能再次出现呢?

5.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宴:

-翻译:只要放纵心意、保持高尚的情操,与他人一同享用美酒佳肴。

6.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翻译:坚持从早到晚都这样,差不多就能消除忧愁和恐惧。

7.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翻译:为什么要惆怅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