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颜延之《赭白马赋》(3 / 13)
6.秘宝盈于玉府,文驷列乎华厩:
-解析:描绘宫廷中的景象,珍贵神秘的宝物堆满了玉府,毛色美丽的马匹排列在华丽的马厩中。通过对宝物和良马的描写,进一步渲染盛世的富足与繁荣,突出赭白马所处的不凡环境,暗示其珍贵程度。
7.乃有乘舆赭白,特禀逸异之姿:
-解析:接着引出本文主角,即皇帝乘坐的赭白马,它独特地具备超凡脱俗的姿态。“特禀”强调其独特性,“逸异之姿”直接点明马的非凡外形,引发读者对这匹特殊马匹的关注。
8.妙简帝心,用锡圣皁:
-解析:这匹赭白马因其非凡特质,深得皇帝喜爱,被赐予圣御马厩。“妙简帝心”体现出皇帝对它的赏识,“锡圣皁”明确其特殊待遇,表明赭白马在皇帝心中的特殊地位。
9.服御顺志,驰骤合度:
-解析:描述赭白马在供皇帝驾驭时,能顺遂皇帝的心意,奔跑疾行都合乎礼仪法度。既展现了马的通人性,又暗示皇帝的统治有方,人马之间配合默契,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的有序运行。
10.齿历虽衰,而艺美不忒:
-解析:说明尽管赭白马年龄渐长,但其卓越的技艺和优美的姿态并未改变。强调赭白马即使在衰老时仍保持出色的品质,体现其始终如一的优秀,也可暗指国家的稳定与传承。
11.袭养兼年,恩隐周渥:
-解析:多年来一直精心饲养,皇帝对它的恩情深厚且无微不至。“袭养兼年”表明饲养时间之久,“恩隐周渥”突出皇帝对马的关怀细致入微,体现出皇帝对这匹宝马的珍视。
12.岁老气殚,毙于内栈:
-解析:最终,赭白马因年事已高,气力耗尽,在马厩中死去。描绘了马的结局,为下文皇帝的反应做铺垫,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消逝的惋惜之情。
13.少尽其力,有恻上仁:
-解析:鉴于赭白马年轻时为皇帝尽心尽力,皇帝心怀恻隐,展现出仁爱之心。体现皇帝对有功之马的感恩与怜悯,反映出皇帝的仁厚品德,从侧面烘托出帝王的形象。
14.乃诏陪侍,奉述中旨:
-解析:于是皇帝诏令陪侍在身边的臣子,遵照旨意撰写文章。说明本文的创作背景,是应皇帝之命,旨在歌颂赭白马以及与之相关的帝王品德和国家盛景。
15.末臣庸蔽,敢同献赋:
-解析:作者自谦为“末臣”,称自己平庸浅陋,却冒昧地应命献上这篇赋。这是古代文人在创作应制文章时常有的谦辞,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恭敬,又引出下文对赭白马的详细描述。
16.惟宋二十有二载,盛烈光乎重叶:
-解析:点明时间为宋朝建立后的第二十二年,此时宋朝的伟大功业光照历代。强调宋朝的昌盛,为下文进一步歌颂国家的繁荣和马的不凡做铺垫,突出时代背景与主题的关联。
17.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
-解析:描述宋朝在军事上威武正义,军队严整有序;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十分完善,广泛深入。从文武两方面展现国家的强盛与繁荣,体现出宋朝的全面发展,为赭白马的出现营造出一个盛世环境。
18.泰阶之平可升,兴王之轨可接:
-解析:表明天下太平,可沿着通往兴盛的道路稳步前行,如同前代圣王的轨迹一般。将宋朝与前代兴盛王朝相类比,暗示宋朝的繁荣昌盛具有历史延续性,强调国家正处于兴盛时期,也从侧面反映出赭白马作为祥瑞的象征意义。
19.访国美于旧史,考方载于往牒:
-解析:为了彰显当下的盛景,作者从旧史典籍中探寻国家兴盛的事迹。通过追溯历史,为宋朝的繁荣寻找历史依据,使文章更具历史厚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