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夏侯湛《秋夕哀》(3 / 4)

加入书签

模拟出风吹树木的声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秋风的萧瑟和树木在风中的摇曳。“被风”形象地表现出树木被风侵袭的状态,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生命在其面前的无奈,给人一种凄凉、落寞之感。“阶缟缟以受霜”,台阶被洁白的霜覆盖,“缟缟”形容霜的洁白,如同白色的丝织品,将台阶受霜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洁白的霜不仅让台阶看起来清冷,更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通过对树木在风中的声响和台阶覆霜的景象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萧瑟、清冷氛围,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之情。

6.玉机兮环转,四运兮骤迁。

-解析:“玉机兮环转”,将时光的流转比作玉制的机关环转不停,形象地表现出时光如同精密运转的机械,一刻不停地流逝。“玉机”一词给人一种精致、微妙的感觉,暗示时光流转的细腻与不可察觉。“环转”则强调其循环往复,永不停歇。“四运兮骤迁”,明确指出四季的运行更替十分迅速。“四运”指代四季,“骤迁”突出了四季变换的急促,让人感叹时光飞逝之快。这两句通过比喻和直接描述,将时光和四季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出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这种感慨为下文抒发因时光流逝而带来的哀伤和对人生的思考做了铺垫。

7.衔恤兮迄今,忽将兮涉年。

-解析:“衔恤兮迄今”,“衔恤”意为含忧,即诗人长久以来一直怀着忧愁的心情,至今未曾改变。“迄今”强调从过去到现在,这种忧愁的持续时间之长。“忽将兮涉年”,“忽”表示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涉年”指经过了许多岁月。这两句表明诗人长期沉浸在忧愁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忧愁并未消散,反而因岁月的积累而愈发深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痛苦的持久性和深刻性,体现出时光的流逝不仅没有减轻诗人的哀愁,反而使其更加浓重。

8.日往兮哀深,岁暮兮思繁。

-解析:“日往兮哀深”,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诗人内心的哀伤愈发深沉。每一天的流逝,都仿佛在为这份哀伤增添新的重量,说明诗人的哀伤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岁暮兮思繁”,年末时分,诗人的思绪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岁末往往是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此时诗人的思绪如乱麻般繁多,既有对过去岁月中哀伤之事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在时光流转中,内心复杂而沉重的情感状态,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思考推向一个更为深沉的层面。

9.实有感于予心,怆怆兮其多恨。

-解析:“实有感于予心”,诗人直白地表明自己内心确实有诸多感慨,强调这些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怆怆兮其多恨”,“怆怆”形容悲伤的样子,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内心充满了悲伤情绪,“多恨”则明确指出这种悲伤中包含着许多遗憾和怨恨。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将之前通过秋景、时光等描写所蕴含的复杂情感直接宣泄出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愤懑。

10.愿托言以通怀,怅辞穷而情蕴。

-解析:“愿托言以通怀”,诗人希望能够借助言辞来表达内心的情怀,试图通过文字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倾诉出来,与他人沟通或自我排解。“怅辞穷而情蕴”,然而,诗人却惆怅地发现,言辞在表达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时显得如此匮乏,无法完全传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辞穷”与“情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深沉和难以言说,这种无法用言语尽述的无奈,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

11.何吾心之烦错,宁翰墨之能传。

-解析:“何吾心之烦错”,诗人发出感慨,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烦乱纠结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