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夏侯湛《周诗》(2 / 5)

加入书签

能力。

……

解析:

1.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解析:开篇以“肃矣”这一庄重的表述,营造出对祖先敬重的氛围。“慎终如始”化用《道德经》中“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强调祖先无论做何事,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谨慎认真的态度。这不仅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更暗示这种品质对家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文对祖先功绩的描述埋下伏笔,奠定了全诗崇敬庄重的情感基调。

2.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解析:“直方”一词源自《易经》“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代表正直端方的高尚品格。“二台”通常指代三公之位,象征着高位。此句表明诗人的祖先身处高位时,秉持正直端方的原则行事。“惠和千里”描绘出祖先的仁爱与温和,使千里之地都感受到他的恩泽,呈现出一幅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突出祖先德政广布,深受百姓爱戴,从品德与政绩两方面高度赞美了祖先。

3.於穆不已,仲山甫之德。

-解析:“於穆不已”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原是歌颂天命深远无穷,此处用来形容祖先的德行庄严肃穆、绵延不绝。“仲山甫”是周宣王时期的贤臣,以贤能和高尚品德着称。诗人将祖先的品德与仲山甫相提并论,借古贤之名,进一步强调祖先品德的崇高与卓越,让读者对祖先的高尚形象有更具体的认知。

4.克明克俊,载挺其出。

-解析:“克”在这里表示能够,“明”指明辨是非,“俊”表示才智出众。“克明克俊”突出祖先既具备清晰判断事物的能力,又拥有卓越的才华。“载挺其出”描绘祖先凭借这些优秀特质,卓然挺立于世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再次强调祖先的杰出,为下文对其声名的描述做铺垫。

5.遹骏有声,不遐有闻。

-解析:“遹骏有声”中,“遹”为发语词,“骏”表示大、盛,形容祖先建立了盛大的功业,声名远扬。然而,“不遐有闻”却话锋一转,按理说如此盛大的功绩应广为人知,但似乎其名声传播得还不够远。这一句既肯定了祖先的成就,又流露出诗人对祖先名声未能更广泛传播的遗憾,为诗歌增添了一丝惋惜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祖先的高度尊崇,希望其能得到更多的认可。

6.谓天盖高,曾莫我临。谓地盖厚,曾莫我承。

-解析:诗人在此运用比兴手法,感慨上天虽然高远,却好像没有眷顾自己;大地虽然深厚,似乎也未能承载自己。这种对天地的呼告,实则是借天地的宏大与自身的渺小、被忽视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无奈。在对祖先辉煌成就的描述之后,陡然转入自身境遇的感慨,使情感落差更为强烈,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7.原言配命,自求多福。

-解析:“原言”即“愿言”,表达一种愿望。“配命”意为顺应天命。此句表明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并未消极沉沦,而是希望能够顺应天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追求更多的福分。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与乐观,在无奈之中寻求自我解脱与奋进的力量,使诗歌的情感基调从消极无奈转向积极进取。

8.我祖唯德,迈迹来臻。

-解析:再次强调祖先凭借高尚的品德,一路走来,留下了光辉的业绩。“唯德”突出品德在祖先人生轨迹中的核心地位,表明高尚品德是祖先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迈迹来臻”形象地描绘出祖先在品德的引领下,一步步达成卓越成就的过程,同时也暗示诗人对这种品德传承的重视,希望能继承祖先遗风。

9.微猷是经,莫之能运。

-解析:“微猷”指精妙的谋略,“经”表示遵循。诗人表示自己遵循着精妙的谋略行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