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张华《祖道赵王应诏诗》(2 / 5)
华轸曜文辀,遗风激兰丛”等描写,运用鸾旗、和鸾、四牡、轻盖、华轸、文辀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赵王出行时队伍的壮观场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解析:
1.大晋应天庆,皇帝受命期。
-解析: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为全诗奠定基调。“应天庆”表明大晋王朝顺应天命,获得上天的庇佑与眷顾,迎来吉庆之运,强调了晋朝政权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如同是上天旨意的体现。“皇帝受命期”进一步指出皇帝正是在这顺应天命的时期接受使命,统治国家,将皇帝的统治与天命紧密相连,凸显晋朝统治的正统地位,也暗示赵王此次出行是在这样一个具有神圣使命的王朝背景下展开。
2.圣德光宇宙,洪烈荡四维。
-解析: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赞颂皇帝的圣明之德。“圣德光宇宙”,言皇帝的品德如同光芒般照耀整个宇宙,突出其品德的高尚与影响的广泛;“洪烈荡四维”,“洪烈”指伟大的功业,“四维”代表四方,意味着皇帝的伟大功绩能够震撼四方,展现出晋朝在皇帝统治下的强大与昌盛。这不仅是对皇帝的歌颂,更为赵王肩负的使命烘托出一个光辉灿烂的王朝背景。
3.出车抚凉裔,使命有赫羲。
-解析:明确阐述了赵王出行的目的与使命。“出车”描绘出赵王率领车队出行的场景,显示出出行的正式与庄重。“抚凉裔”表明此次出行是为了安抚凉州边境地区,体现出对边境地区的重视。“赫羲”原指光明盛大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赵王的使命重大且荣耀,突出了他此次任务对于维护国家边境稳定、宣扬王朝德威的重要意义。
4.肃肃王命集,赫赫简书备。
-解析:“肃肃”一词营造出王命的庄严、肃穆之感,表明赵王所接受的是严肃而庄重的王命,不容懈怠。“赫赫简书备”,“赫赫”强调简书(即王命文书)的显赫与威严,“备”表示完备,说明王命文书一应俱全,手续完备,体现出此次使命的正式性与规范性,从侧面反映出晋朝政治的严谨与有序。
5.玉衡正三辰,流光镜八裔。
-解析:以星宿和光芒为喻,继续歌颂晋朝的统治。“玉衡”是北斗七星之一,代指朝廷的统治秩序;“三辰”指日、月、星,象征着天地间的运行规律。“玉衡正三辰”寓意晋朝的统治如同玉衡星般,能够正确地调控天地间的秩序。“流光镜八裔”,“流光”指光辉,“八裔”指代八方边远之地,意思是晋朝的光辉如同明镜般照耀着八方边远地区,再次强调晋朝统治的光辉广布,影响力深远,突出了王朝的强大与繁荣。
6.协气烟煴,惠泽滂霈。
-解析:描绘出在晋朝统治下,天下呈现出的和谐祥瑞之气与皇帝的恩泽广布之态。“协气烟煴”,“协气”即和谐之气,“烟煴”形容气之交融、弥漫的样子,展现出国家内部一片和谐,祥瑞之气弥漫。“惠泽滂霈”,“惠泽”指皇帝的恩泽,“滂霈”意为广大、盛大,表明皇帝的恩泽如大雨般广泛地滋润着天下百姓,体现出晋朝的仁政以及皇帝对百姓的关怀。
7.前旆举鸾旗,后乘鸣和鸾。
-解析:生动地描绘了赵王出行队伍的壮观场景。“前旆举鸾旗”,“前旆”指前行的旗帜,“鸾旗”是一种绣有鸾鸟图案的旗帜,为帝王仪仗之一,这里表明队伍前方高举着象征尊贵的鸾旗,显示出赵王出行的规格之高。“后乘鸣和鸾”,“后乘”指后面的车辆,“和鸾”是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的称“和”,挂在车架上的称“鸾”,车辆行进时铃铛发出和谐的声音,描绘出整个出行队伍车马行进时的整齐有序与威严庄重。
8.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山。
-解析:此句通过时间和地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