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张协《杂诗?其一》(2 / 3)

加入书签

出一种清冷却又让人感到舒畅的氛围。这种环境描写不仅勾勒出秋夜的特征,也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情感基调,暗示着主人公心境的转变,由夏日的烦闷逐渐进入到秋夜的寂寥。

2.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解析:“蜻蛚”即蟋蟀,在台阶下低吟,其声音在寂静的秋夜中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秋夜的静谧感。“飞蛾拂明烛”描绘了飞蛾围绕着明亮的蜡烛飞舞,时不时轻轻触碰烛火的画面。这两个细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一方面,蟋蟀的吟唱和飞蛾的动静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清幽;另一方面,飞蛾扑火这一意象,也暗示着佳人内心对远方丈夫的执着,如同飞蛾对光明的追寻。

3.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解析:“君子”指丈夫,“远役”表明丈夫离家到远方服役。“佳人”即诗中的女主人公,“茕独”形容她孤独一人的状态。这两句直接点明诗歌的主题,即夫妻分离,丈夫远行,妻子独守空闺,简洁明了地阐述了主人公的处境,引出下文对佳人思念之情的具体描写。

4.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解析:“离居”指夫妻分离,“几何时”表示询问分离的时间。“钻燧改木”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古人钻木取火,根据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木材,这里代指季节的变换。此句意思是夫妻分离不知已有多久,不经意间季节已经悄然改变。通过季节的变化,强调了分离时间的漫长,侧面反映出佳人在孤独等待中的煎熬,同时也暗示时光匆匆流逝,而她对丈夫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5.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解析:“房栊”指房屋,“行迹”这里指丈夫的踪迹。家中的房屋里再也没有丈夫行走的痕迹,体现出佳人对丈夫的思念和关注,连细微之处都留意到丈夫的缺席。“庭草萋以绿”描绘了庭院中的草长得十分茂盛,呈现出一片翠绿。通常情况下,有人打理的庭院不会让草如此肆意生长,而此处庭草的繁茂暗示佳人因丈夫远行,内心忧愁,无心顾及庭院的打理,从侧面反映出她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和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6.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解析:“青苔依空墙”,青苔依附在空荡的墙壁上,说明房屋长久缺乏人气,无人经常走动和擦拭,进一步强调了家中的冷清。“蜘蛛网四屋”,房屋的各个角落都布满了蜘蛛网,同样突出了居所的荒芜。这两句通过对屋内屋外荒废景象的描写,从环境的角度渲染出佳人生活的孤寂,也暗示丈夫离家时间之久,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佳人在孤独中度过的漫长岁月。

7.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解析:“感物”指佳人看到秋夜的景象、家中的变化等事物。“多所怀”表明她触景生情,心中产生了诸多感慨和思绪。“沉忧”指深沉的忧愁,“心曲”即内心深处。面对眼前的一切,佳人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愁,这些忧愁在她内心深处纠结缠绕。此句直接抒情,将佳人因丈夫远行而产生的复杂情感进行总结和升华,点明诗歌的主旨,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句译:

1.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翻译:秋夜之中,凉爽的秋风飒飒吹起,清新的空气涤荡着往日的闷热与浊气。

2.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翻译:蟋蟀在台阶下低吟浅唱,飞蛾轻轻扑向明亮的烛火。

3.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翻译:丈夫离家到远方服役,佳人独自在家中守着孤独。

4.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翻译:夫妻分离已经过了多久呢?不知不觉间,季节已悄然变换。

5.房栊无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