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潘岳《马汧督诔并序》(7 / 11)
到了尽义,因而也就达到了仁的境界,从儒家思想的高度对马敦的行为进行评价,升华了马敦的形象与品质。
34.土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彼非为达,处死匪难。
-解析:“士”指有志向、有操守的人,他们不会为了求生而损害仁,只会牺牲自己来成全仁。马敦并非为了显达,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此句进一步阐述马敦的行为是出于对仁义的坚守,而非为了个人的名利,突出他为了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尚情操。
35.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呜呼哀哉!
-解析:再次强调因为马敦尽到了义,所以达到了仁的境界,最后“呜呼哀哉”饱含悲痛之情,既表达对马敦高尚品质的敬仰,也为他的牺牲感到哀伤。
36.马生之死,呜呼哀哉!子孙存者,今惟二孙。
-解析:感慨马先生的离世,实在令人悲痛。如今他存活的子孙,只有两个孙子。表达对马敦去世的沉痛哀悼,并说明其子孙现状,增添了悲剧色彩。
37.藐尔诸孤,朝济洛川。刈薪负水,耕织自资。
-解析:“藐尔”形容幼小的样子,“诸孤”指马敦的两个孙子。这两个年幼的孤儿,清晨渡过洛水,以砍柴担水、耕田织布维持生计。描绘马敦孙子们生活的艰辛,让人不禁为英雄之后的艰难处境而心生怜悯。
38.舍爵策勋,知勋在尔。今我兴言,泪洒翰纸。
-解析:“舍爵策勋”指古代举行祭祀时,将酒洒地以表彰功勋。人们都知道马敦的功勋,如今我写下这些话,泪水洒落在纸上。表明马敦的功勋为人所知,作者饱含深情地书写对马敦的缅怀,泪水洒落体现出对马敦及其子孙的深切同情与对马敦功绩的敬重。
39.呜呼哀哉!
-解析:文章结尾再次发出沉痛的哀叹,进一步强化了对马敦的哀悼之情,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对马敦这位英雄的敬重与惋惜,余韵悠长,令人动容。
……
句译:
序
1.惟元康七年秋九月十五日,晋故督守关中侯扶风马君卒。呜呼哀哉!
在晋元康七年秋季九月十五日,已故的晋朝督守、关中侯、扶风人马君(马敦)去世。悲痛啊!
2.初,雍部之内,属羌反未弭,而编户之氐又肆逆焉。
起初,雍州地区内,归属的羌族叛乱尚未平息,而编入户籍的氐族又肆意叛逆。
3.虽王旅致讨,终于殄灭;而蜂虿有毒,骤失小利。
虽然朝廷的军队前往讨伐,最终将其消灭;但这些叛逆势力如同蜂虿般有毒,官军还是突然遭受了一些小的损失。
4.俾百姓流亡,频于涂炭。
致使百姓四处流亡,频繁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5.建威丧元于好畤,州伯宵遁乎大溪。
建威将军在好畤丧命,州官在大溪趁夜逃跑。
6.若夫偏师裨将之殒首覆军者,盖以十数;剖符专城,纡青拖墨之司,奔走失其守者,相望于境。
至于那些非主力部队的将领战死且军队覆灭的,大概有数十人;持有符节、担任一城之长的官员,佩青绶、着墨绶的官吏,弃城而逃的,在边境上随处可见。
7.秦陇之僭,巩更为魁。既已袭汧而馆其县。
秦陇地区的叛乱中,巩更成为罪魁祸首。他已经袭击了汧县并占据了县城。
8.子以眇尔之身,介乎重围之里;率寡弱之众,据十雉之城。
您(马敦)以渺小之身,处于重重包围之中;率领着寡弱的士兵,据守着周长仅十雉的小城。
9.群氐如猬毛而起,四面雨射城中;城中凿穴而处,负户而汲。
众多氐族叛军如刺猬毛般纷纷涌起,从四面像雨点一样向城中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