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潘岳《闲居赋》(10 / 11)
此事,并将他归为“巧宦”一类时,不禁感慨万千,每每放下书卷叹息。不禁自语:“唉!世上确实有善于钻营的人,而像我这般笨拙之人也大有人在。”
我常常觉得,读书人活在世上,若不是达到圣人那般高尚境界,行为高尚且精通深奥微妙之道的人,就必定要建立功名、成就事业,在当世施展才能。因此,人们凭借忠诚和守信来提升自身品德,通过修饰言辞、树立诚信来成就一番事业。我年少时在乡里略有薄名,有幸承蒙司空、太尉的征召任用,侍奉的主人便是太宰鲁武公。后来被举荐为秀才,进而成为郎官。之后又侍奉晋武帝司马炎,历任河阳县令、怀县县令、尚书郎以及廷尉平。如今皇帝居丧,圣明的朝廷无需借助外力(即可自行恢复安宁)。而我自认为才能笨拙,难以胜任当下朝廷的任命,于是辞官归乡,闲居养病,退隐之后便作了这篇《闲居赋》。
正文
我在古代典籍的广袤园圃中畅游,在先哲贤人的大道上漫步。虽说我脸皮还算厚,可内心仍对宁武子和蘧伯玉感到羞愧。政治清明时我未能出仕,政治黑暗时我也未佯装愚钝。为何我如此缺乏机巧智谋,却饱尝笨拙艰难之苦呢!于是,我选择辞官退隐,在洛水之畔闲居度日。此刻,我身份如同隐士,名字也只算得上是下等士人。这里背向京城,逆伊水而居,前临郊野,后靠集市。黑色的浮桥横跨而过,高高的灵台傲然耸立。在此,我既能窥探天文的奥秘,又能察见人事的兴衰变迁。
居所西边是元帅的禁军营地,黑色营帐与绿色旗帜交相辉映。各种精良弓弩,虽形制各异,但发射机关相同。抛石车发射石块,声如雷霆,射出的箭矢密集如飞虻。这支军队作为先锋前行,彰显着我朝皇帝的无上威严。
居所东边则是明堂与辟雍,环境清幽肃穆,宽敞闲适。周围林木环绕,相互映衬,圆形水池深邃回环。人们遵循孝道以尊崇父亲,尊奉文帝司马昭配享天帝。敬奉圣人以表明顺从,奉养老人以推崇长者。每当冬去春来,阴气消散,阳气升腾,天子便会举行柴燎祭天仪式,在郊外祭祀祖先以展示礼义。届时,演奏钧天广乐,千车万骑严阵以待。众人身着整齐的黑色礼服,各种管乐器齐鸣。场面辉煌盛大,气势恢宏,这壮观的礼仪场景,尽显王制的盛大华丽!
太学和国子学并列而立,两座屋宇毫无二致。右边招收贵族子弟,左边接纳优秀的隐逸之士。学生众多,儒家学术兴盛。学生们学业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造诣高深,有的稍显浅薄。教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有学问道理的人便是老师。因此,杰出的士人弃官就学,有名的王侯也怀揣印玺前来求学。教诲如风行般迅速传播,响应者如草随风倒伏般众多。这便是选择邻里有仁德之风被视为美事的原因,也是孟母三次迁居的缘由。
于是我选定此处作为居所,建房造屋,挖掘池塘。高大的杨树倒映在池塘之中,芬芳的枳树环绕成篱。游鱼在水中欢快游动,荷花绽放娇艳。竹木郁郁葱葱,珍果高低错落。张公大谷的梨、梁侯乌椑的柿、周文弱枝的枣、房陵朱仲的李,各类佳果无一不种。区分出樱桃、胡桃等三种桃子,红柰、白柰展现出红白不同色泽。珍贵的石榴和葡萄,错落蔓延在一旁。梅、杏、郁李、唐棣之类的果树,在角落处繁花似锦。花朵与果实光彩夺目,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蔬菜有葱、韭、蒜、芋,还有青笋和紫姜。堇菜、荠菜味道鲜美,蓼菜、荾菜香气扑鼻。蘘荷喜阴,时藿向阳。绿葵带着露珠,白薤顶着霜花。
在这样的环境里,寒秋暑气渐退,暖春寒气消散。一场微雨过后,初晴的天地清朗明澈。太夫人乘坐着板舆,登上轻便的车子,远处可游览京城周边,近处能周游自家园林。身体因行走而调和,药物因活动而发挥功效。日常饮食逐渐增加,旧有的疾病也有所痊愈。此时,摆开长长的筵席,子孙们依次入座。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