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陶渊明《饮酒?其十九》(3 / 4)

加入书签

坦率,体现了陶渊明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

解析:

1.“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解析:“畴昔”即往昔、从前,点明时间是过去。“苦长饥”表明诗人长期遭受饥饿的痛苦煎熬,这是一种生存层面的困境。“投耒”的“耒”是古代耕地用的农具,“投耒”意味着放下农具,象征着放弃农耕生活。“去学仕”则说明诗人为了摆脱饥饿,选择离开熟悉的田园,去学习为官之道,踏上仕途。此句直白地阐述了诗人从仕的原因纯粹是为了生计,体现出生活的无奈对其人生选择的重大影响,也为后文对仕宦生涯的叙述做了铺垫。

2.“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解析:“将养”指的是生活的调养、保养。“不得节”表示诗人在仕途中,未能掌握好生活调养的方法,无法适应官场的生活节奏与规则。“冻馁”即受冻挨饿,“固缠己”说明即便进入官场,饥饿和寒冷依旧紧紧纠缠着他,贫困的状况并没有因为出仕而得到改善。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仕宦生活的不如意,不仅物质生活没有得到提升,还在适应官场生活方面遭遇困境,凸显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

3.“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解析:“是时”指的是诗人处于仕宦生活的这个阶段,“向立年”表明当时将近而立之年。在古代,三十而立,人们期望在这个年纪能够有所成就,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事业基础。然而,诗人却“志意多所耻”,即内心对仕宦生活产生了诸多耻辱感。这是因为官场中的一些行为,如逢迎拍马、勾心斗角等,与诗人内心坚守的道德准则和志向相违背,让他觉得自己的人格和理想受到了压抑,反映出诗人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痛苦与挣扎。

4.“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

-解析:“遂”表示于是、就,体现出一种决断。“尽”有坚守之意,“介然分”指的是自己耿介、正直的本分。诗人下定决心要坚守自己的本性,绝不随波逐流。“终死归田里”则明确表达了他至死都要回归田园的坚定决心。这一句表明诗人经过内心的挣扎与思考,终于做出了人生的重要抉择,回归田园成为他坚守本真、追求自由生活的必然选择,彰显了他对自我的忠诚和对世俗官场的超脱。

5.“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解析:“冉冉”描绘出时光缓缓流逝的状态,给人一种轻柔、绵延的感觉,强调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星气流”指代岁月的流转,用一种形象的说法表示时光像星辰的流转一样不停歇。“亭亭”形容时间久远,“一纪”在古代指十二年。此句意思是时光悠悠,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十二年。这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归田后已经过了十二年,感慨时光在田园生活中悄然流逝;也可看作是对从仕与归田这一段漫长岁月的回顾,表达出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感叹,同时在时光的沉淀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6.“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解析:“世路”指的是人生之路,“廓悠悠”形容人生道路宽广且漫长,充满了未知与迷茫。这里诗人用“廓悠悠”来比喻人生道路的复杂和难以捉摸。“杨朱所以止”运用了典故,杨朱在遇到岔路时,因不知该选择哪条路而哭泣。诗人借此典故,表达自己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感慨,如同杨朱面对歧路的困惑,在复杂的社会中,充满了各种诱惑与选择,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他自己在仕隐之间的徘徊挣扎,正是这种迷茫的体现,进而引发对人生方向和价值的深入思考。

7.“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解析:“虽无挥金事”表明诗人虽然没有过上像富贵之人那样挥金如土的生活,暗示了他生活的简朴与平淡。“浊酒”指代普通的酒,在古代,酒常常被文人用来寄托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