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嵇康《幽愤诗》(3 / 7)
,认为自己因类似的性格缺点,多次给自己招来如尘埃般的毁谤,反思自己因性格问题而遭受的挫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解析:“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含弘”表示宽宏大量,“藏垢怀耻”意思是能够包容各种事物,甚至忍受耻辱。嵇康意识到德行高尚的人应具备宽容和隐忍的品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
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解析:“民之多僻”指世间众人行为多有邪僻之处,“政不由己”表示自己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嵇康感慨社会风气不佳,而自己又无力扭转,有一种无奈之感。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解析:“褊心”指心胸狭隘,“显明臧否”是对善恶过于明显地评判表态。嵇康认识到自己心胸不够宽广,对世间的善恶过于直白地表达看法,从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解析:“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思愆”即反思过错,“怛”表示痛苦,“创痏”指创伤。经过反思,嵇康对自己的过错深感痛苦,内心如同遭受创伤一般。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解析:嵇康本想尽量减少自己的过错,然而却招来了如沸腾般的谤议。说明他的良好意愿并未得到好的结果,反映出社会环境的复杂和人心的叵测。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解析:嵇康表明自己本性善良,无意伤害他人,可即便如此,还是频繁地招致他人的怨恨。进一步强调他在为人处世中的无奈,自己的善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
-解析:“柳惠”即柳下惠,以宽容大度着称。孙登是嵇康的老师,对嵇康有过教诲。嵇康自惭不如柳下惠的宽容,也愧对孙登的教导,体现出他对自身品德修养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对自己未能达到期望的愧疚。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解析:“内负宿心”指内心有负于往日的志向,“外恧良朋”表示对外面对好友感到惭愧。嵇康觉得自己既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又在为人处世上有愧于好友,内心充满自责。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解析:“严郑”指严君平与郑子真,他们都是古代隐居不仕、安贫乐道的典范。嵇康仰慕他们的生活方式,乐于过着闲适隐居的生活,表达出他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
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解析:“与世无营”表示不与世人争逐名利,“神气晏如”指神态安然自得。嵇康希望能远离世俗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安然闲适。
咨余不淑,婴累多虞
-解析:“咨”是感叹词,“不淑”指命运不好,“婴累”即遭受牵连,“多虞”表示忧患众多。嵇康感叹自己命运不佳,遭受了诸多的牵累和忧患。
匪降自天,实由顽疏
-解析:“匪”通“非”,嵇康认为这些忧患并非上天降下,而是由于自己的固执和疏略造成的,体现出他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
-解析:“理弊”指事理不通,“患结”表示祸患累积,最终导致自己身陷牢狱。说明嵇康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事情上的不当,致使祸患不断积累,最终遭受牢狱之灾。
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解析:“鄙讯”指狱吏粗鄙的审讯,“絷”意为囚禁,“幽阻”表示幽深险阻之地,即监狱。嵇康在狱中面对狱吏粗鄙的审讯,被囚禁在这幽深的牢狱之中。
实耻讼免,时不我与
-解析:嵇康耻于通过诉讼的方式来免除罪名,然而时运却不眷顾他。体现出他坚守自己的气节,不愿采用不正当手段脱罪,但又因时运不济而陷入困境。
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