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曹丕《燕歌行》(2 / 3)
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却又能准确地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例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秋景,不加雕琢却意境全出。“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等句,直白地表达出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质朴而动人,体现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特点。
曹丕的《燕歌行》以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细腻动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在体裁上的创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解析: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解析:首句“秋风萧瑟天气凉”,点明时节为秋季,“萧瑟”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秋风的声音和带给人的感受,营造出一种凄凉、冷落的氛围,“天气凉”则直接表述出气温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秋意渐浓。“草木摇落露为霜”,进一步描绘秋天的景象,随着秋风的吹拂,草木的叶子纷纷飘落,而夜晚凝结的露水也变成了霜,“摇落”形象地写出草木凋零的动态,“露为霜”则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和寒冷的加剧。“群燕辞归鹄南翔”,燕子和天鹅这类候鸟感知到季节的变化,纷纷辞别北方,向温暖的南方飞去,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物候特征,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悲伤、凄凉的基调,同时也为下文思妇的出场和她的愁绪埋下伏笔,借候鸟南飞反衬出思妇的丈夫未能归乡。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解析:“念君客游思断肠”,直抒思妇对在外漂泊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念”字突出了思念之情的浓烈,“思断肠”则形象地表达出这种思念之深,仿佛肝肠寸断,将思妇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慊慊思归恋故乡”,是思妇对丈夫心境的揣度,她想象丈夫在外满怀愁苦地思念着故乡,“慊慊”形容心中不满、忧愁的样子,体现出丈夫在外的思乡之苦。“何为淹留寄他方?”思妇发出疑问,为什么丈夫久久滞留在他乡呢?此句既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关切,又透露出她对丈夫不归的不解与哀怨,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思妇的形象更加立体,情感更加复杂。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解析:“贱妾茕茕守空房”,思妇自称“贱妾”,体现出古代女子的谦卑,“茕茕”描绘出她孤独无依的状态,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房间,强调了她的孤独处境。“忧来思君不敢忘”,忧虑袭来,而对丈夫的思念却一刻也不敢忘记,表明思念已成为她生活的常态,“不敢忘”三个字,深刻地表现出她对丈夫感情的深厚与执着。“不觉泪下沾衣裳”,在不知不觉中,泪水就流下来,沾湿了衣裳,生动地刻画了思妇因思念过度而情不自禁落泪的情景,将她内心的痛苦通过这一细节展现得入木三分,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她的哀伤。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解析:“援琴鸣弦发清商”,“援琴”即拿起琴,“鸣弦”指拨动琴弦,“清商”是古代的一种曲调,其特点是音调短促、节奏悲凉。思妇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愁,拿起琴弹奏,而弹出的是清商之音,这正契合她内心的悲伤情绪,可见她的心境是何等的凄凉。“短歌微吟不能长”,由于内心的悲伤,她只能低声吟唱,且无法唱出悠长的曲调。这两句通过对思妇弹琴吟唱这一行为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她内心极度的悲伤与压抑,将她的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得更为细腻。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解析:“明月皎皎照我床”,皎洁明亮的月光照在思妇的床上,明月的光辉本应带来光明与温暖,但在此处,却更衬托出房间的空荡和思妇的孤独,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星汉西流夜未央”,“星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