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岁末恩旨(2 / 2)
那时谁能想到,短短一年,他成了开疆拓土的新帝,她成了身怀龙裔的皇后。
萧照渊伸手替她拂去间的雪花,动作轻柔得不似那个在朝堂决断杀伐的帝王:“今年的糖葫芦,我觉得甜的正好。”
他望着街上往来的百姓,有的挑着年货匆匆赶路,有的带着孩子在布庄前挑选着制作新衣的布匹,脸上都带着笑意。
这正是他登基时所许下的‘国泰民安’。
街角的杂耍班子敲起锣鼓,引得孩童们欢呼雀跃。
顾清梦靠在萧照渊肩头,感受着腹中胎儿轻轻的胎动,轻声道:“等明年,也带着他来尝尝这糖葫芦。”
萧照渊握住她的手:“好,带他看遍大秦的繁华。”
风渐渐停了,远处的钟鼓楼传来悠扬的钟声,提醒着人们岁将近。
“陛下,该回宫了。”
典韦缓缓上前,低声道。
“典韦,你与许褚一直守卫着皇宫,可有怨言?”
萧照渊转身看向他。
“末将不敢。
守卫陛下乃重中之重。”
典韦抱拳一礼。
“明年开春,你与许褚一起去边境建功立业吧。
将你们束缚在这小小皇城之中,大材小用了。”
萧照渊拍了拍他的肩膀,“京都安全的很,莫要拒绝。”
雪越下越大,覆盖了宫墙,也覆盖了远方的战场。
边关的秦军正在轮休,有人互相倒着烈酒诉说一年的经历,有人正给家中写信报平安。
周、楚百姓捧着刚领到的抚恤银,第一次有了安稳的光。
五日后便是岁,这道旨意像是一场及时雨,洗去了战火的硝烟,让新纳入版图的土地上渐渐有了年的暖意。
楚境东北一座小城,雪落得无声。
司徒静立在阁楼窗前,指尖划过结霜的窗棂。
往年岁末楚帝大肆赏赐百官,如今战事不利,赋税苛刻。
百姓竟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奢望。
“公主,燕回城的守将已经收了我们的金子。”
心腹侍女紫苏手持密信推门而入,身上带着寒意。
司徒静接过密信,纸上是守将王将军投诚的手书。
这已是她收买的第十七个楚官。
有的是当年她麾下之人,有的是想提前投靠,免得大秦攻来时自身难保。
“最近兖州北部传来消息。
楚地,周地额外增加免赋一年,战死的楚军家属还能领到抚恤金。
不少楚兵都说,若秦军真的打来,他们”
“他们不会死拼。”
司徒静接过话,指尖点在舆图上的楚都,“大周破了天堑关,秦军兵锋压境。
若大楚朝堂无法扭转局势,大楚灭亡指日可待。”
司徒静望着风中的雪花,轻声道:“等大秦兵临城下,我便带着这些人打开城门。
楚地的百姓不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阁楼的烛火亮到天明,像风雪中一盏不肯熄灭的灯。
司徒静将策反官员的名册藏进暗格,镜中的她,眼神已如当初望原关时那般坚定。
这一次,她要守的不是一座关隘,而是千万楚地百姓的生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