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岁末恩旨(1 / 2)

加入书签

腊月廿五,皇极殿。

殿外寒风冷冽,殿内的铜炉燃着暖意,驱散了腊月的寒气。

萧照渊端坐龙椅,玄色冕服衬得他眉目愈深沉。

阶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静候岁末最后一次朝议。

“众卿,”

萧照渊的声音平稳有力,穿透殿内的寂静,“距岁尚有五日,今日朝会,只议三件事。”

“其一,新收取的大楚兖州,大周云、朔、沙三州之地人口凋敝,原定减免赋税三年,现在额外增加一年。

望其早日恢复生机。”

闻听此言,众臣皆呼:“陛下圣明!”

郭嘉躬身一礼:“三州久经战乱,百姓亟待休养生息,免赋四年,更可安两地民心。

陛下此举,众望所归。”

萧照渊微微颔,刀剑能夺疆土,却不能收民心。

唯有让百姓尝到安稳生活的滋味,这片土地才能真正归秦。

“其二,战死的周军、楚军家属,即日起按秦军抚恤标准放银米,孤老幼童由朝廷负责赡养。”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

大理寺卿陶之源张了张嘴,终是拱手道:“陛下,周、楚与我朝曾是死敌”

“死敌?”

萧照渊打断他,指尖轻叩御案,“他们的父兄,子弟也是为了护卫家国而亡,与我大秦战死的袍泽并无不同。

抚恤其家属,是让天下人知道,我大秦不仅有雷霆之怒,更有容人之量。”

萧何在旁捻须微笑,他知道这道旨意的分量。

如今周、楚两国降兵还在战俘营,此举一出,怕是皆会投降倒戈,日后能为大秦而战。

“其三,边关大军轮流休沐三日,让将士们与同袍喝杯年酒,与家人一聚。

众卿则休沐十日,辛苦各位为大秦操劳,好好过个年。”

旨意落地时,众臣眼中皆泛起暖意。

最后半句带着一丝烟火气,让不少老臣恍惚间想起,这位杀伐决断,开疆拓土的帝王,今年也不过二十有二。

散朝时,天空飘起雪花,纷纷扬扬洒在宫道上。

群臣踏着碎雪出宫,谈论着陛下的旨意,眉宇间少了往日的凝重。

郭嘉边走边吩咐属官将陛下旨意通传各地。

房玄龄则是让手下人抓紧在年前造好三州免赋名册,莫让百姓等急。

萧照渊回到后宫时,皇后顾清梦正临窗绣着婴儿所用的肚兜。

见他进来,笑着抬头:“夫君。”

萧照渊走到她身边,指尖轻轻覆上她隆起的小腹:“又到一年岁,今日不如出宫走走?去吃吃那冰糖葫芦?”

腊月的寒风卷着雪花掠过帝都的街面。

萧照渊一手虚护身侧的顾清梦,玄色常服外罩着件素色斗篷,倒像是寻常富贵人家的夫妻。

街面上卖糖画的老汉正用铜勺在案板上游走;隔壁馒头的甜香味随风弥漫,引得穿棉袄的孩童围着摊子打转。

“夫君,你看那糖画,貌似捏的是秦军的模样。”

顾清梦的声音带着些许笑意,抬手拢了拢斗篷,一手护着微微隆起的小腹。

她怀了六个多月的身孕,步履轻缓,眉眼间的温柔比檐角的阳光更暖。

萧照渊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那糖画上的秦军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倒是有几番模样。

:“后面让御膳房的师傅给你捏个龙凤呈祥。”

说话间,传来‘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一串串红艳艳的果子裹着晶莹的糖衣。

萧照渊眼睛一亮,掏出碎银买下一串,转身递给顾清梦:“尝尝,看看是不是去年的味道。”

“去年似乎也是如此。”

顾清梦笑着咬下一颗,酸甜的山楂果在舌尖漫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