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脉冲涟漪与维度回响(2 / 3)

加入书签

/p>

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被“初诞者”

视为威胁。

一个专门的设计小组迅成立,由析象者和织能者共同领导,集合了网络中所有相关的技术特长。

设计方案几经修改,最终确定为一个微型的、可自适应伪装的能量体信标。

它不具备攻击性,其主要功能是持续监测碎片状态、环境数据,并能在获得授权后,释放极其微弱的、与碎片脉冲同频的诱导信号,尝试激碎片的二次反应。

与此同时,镜像引导工作进一步加强。

织能者开始尝试在镜像中,加入一些与“守护”

、“稳定”

相关的、更抽象的意念波动,潜移默化地向“初诞者”

灌输“允许友善观察者靠近信标有助于更好地守护母亲力量”

的概念。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

每一次意念波动的加入都小心翼翼,观察着“初诞者”

的反应,确保不引起它的排斥或误解。

海伦和小艾琳也参与其中。

小艾琳的感知力能最敏锐地捕捉到“初诞者”

情绪的变化,而海伦则负责分析旧世界数据,试图找出那个平台基座原本的用途,希望能从中找到与碎片或艾琳相关的线索。

经过数日(圣殿时间)的耐心引导和准备,“初诞者”

似乎逐渐接受了“友善观察者”

的概念。

当织能者次模拟出微型信标的能量签名,并将其定义为“帮助守护信标的伙伴”

投射到镜像中时,“初诞者”

的意识波动表现出了好奇和初步接纳的态度,并未出现敌意。

时机成熟了。

被命名为“守望者”

的微型信标,在一个褶皱区域的相对平静期,被悄然投放。

它没有直接前往平台中心,而是先在边缘区域徘徊,持续散着友善、非威胁的能量波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初诞者”

谨慎地观察着这个新来的“小东西”

监测数据显示,它的意识焦点在信标和平台碎片之间来回移动,似乎在权衡。

终于,在“守望者”

持续释放了数小时的稳定波动后,“初诞者”

做出了决定。

一股温和的、由纯白光泽引导的能量流,从平台方向延伸出来,如同一条虚幻的路径,轻轻环绕在“守望者”

周围,既是一种引导,也像是一种无形的监护。

【……可以……靠近……】

【……但……不能……触碰……信标……】

【……帮助……守护……】

它同意了!

允许“守望者”

靠近平台,但划定了明确的界限——不能触碰碎片。

“成功了!”

圣殿内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

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守望者”

沿着那条能量路径,缓缓地向平台中心飘去。

最终,它在距离那块暗沉碎片约十米的地方稳定下来,开启了全方位监测模式。

清晰的、实时的数据流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回圣殿。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

第一个任务,就是尝试进行第一次可控的脉冲诱导。

织能者深吸一口气,通过“守望者”

向那块星尘之心碎片,释放了一道极其微弱的、精心调校的诱导信号。

信号接触碎片的瞬间——

碎片内部,那点微弱的信息烙印,再次被触动了!

一道比上次稍弱、但依然清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