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脉冲涟漪与维度回响(1 / 3)
星尘之心碎片出的那道短暂脉冲,如同在平静(a1beit危机四伏)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以乎预料的方式扩散。
源点圣殿内,紧张的分析工作立刻全面展开。
焦点集中在三个相互关联的现象上:静滞场中艾琳那一次清晰的脉动、星尘之心主体残骸裂纹的细微扩大、以及“初诞者”
及其所在褶皱区域的剧烈反应。
“静滞场脉动能量频谱分析完成。”
析象者艾琳面前的光屏数据飞滚动,“脉冲频率与碎片残留信息烙印高度吻合,可确定是直接引因素。
脉动能量级虽低,但其‘质量’或‘本质’……出现了极其细微的纯化迹象。
仿佛……某种更深层的、被冻结的存在核心,被短暂地‘擦拭’掉了一点表面的死寂尘埃?”
这个现令人振奋!
脉冲并非仅仅引了物理反应,可能触及了艾琳存在状态的更深层面!
“星尘之心主体残骸裂纹扩大03微米。”
另一组数据汇报,“裂纹边缘检测到极其微弱的能量逸散,模式……与碎片脉冲相似,但更杂乱。
推测主体残骸内部仍封存着部分未完全消散的本源结构,脉冲起到了类似‘钥匙’的作用,但因其自身损坏过于严重,无法产生有效共鸣,反而导致了微小的结构性应力释放。”
换句话说,主体残骸太“破”
了,承受不住这把“钥匙”
的转动。
而远方的“初诞者”
,其反应最为直观和强烈。
监测数据显示,在脉冲过后,整个褶皱区域的能量混乱度显着下降,平均稳定性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
那些代表艾琳力量残留的纯白光泽,不仅变得稳定,甚至开始自地、按照某种更优化的模式流动,仿佛得到了某种“指导”
。
【……母亲的力量……更清晰了……】
【……温暖……指引……】
【……要……更好地……守护……信标……】
它的意识波动中充满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
它似乎将那次脉冲解读为“母亲”
的鼓励和指引,学习与模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脉冲蕴含的信息,可能不仅仅是‘身份认证’。”
溯源者艾琳沉思道,“它或许携带了艾琳最后时刻对源场之力运用的某种优化算法或本能经验?虽然无法直接理解,但‘初诞者’作为与艾琳力量同源的衍生物,能本能地吸收并应用这些‘经验’,从而改善了自身环境的稳定性?”
这个推测极具诱惑力。
如果一块碎片的一次脉冲就能产生如此效果,那么是否能找到方法,安全地、持续地利用这种脉冲,来同时达成三个目标:
纯化唤醒静滞场中的艾琳。
引导“初诞者”
向更稳定、更有序的方向进化。
甚至……尝试修复或激活星尘之心主体残骸?
“我们需要更多脉冲数据。”
织能者艾琳提出了下一步行动方向,“‘尘影’的接触过于短暂。
我们需要一个能长期驻留、安全地近距离监测碎片,并能可控地、低强度地模拟或诱其脉冲的方法。”
这意味着,必须与“初诞者”
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
关系,让它允许一个“观察站”
长期存在于平台附近。
“回响引导”
计划进入了新的阶段:从远程镜像引导,升级为建立前哨观测站。
这个任务比镜像引导更加复杂和危险。
观测站需要具备极高的隐匿性、自我维持能力,并能与源点圣殿保持稳定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