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市市系列一(1 / 3)

加入书签

老兵市

林默的黑色迈巴赫停在“老兵市”

门口时,副驾的特助陈曦忍不住皱了皱眉。

市挤在老旧居民楼的拐角,招牌是褪色的红底黄字,边角卷着毛边,门口摆着两个铁皮货架,堆着成袋的东北大米和散装鸡蛋,几位提着菜篮子的老人正围着货架挑挑拣拣,叽叽喳喳的声音隔着车窗都能听见。

“林总,就是这儿。”

陈曦递过平板,上面是连锁市“惠民鲜生”

的销售数据,“近三个月,咱们在这片社区的客流量下降了18,周边三个门店的民生品销量跌了,调研显示,大部分流失客户都转到这儿来了。”

林默指尖在平板边缘敲了敲,目光落在市门口“军人优先”

的标识上。

他接管家族企业三年,将“惠民鲜生”

从区域连锁扩张到全国,还从没遇到过这么棘手的对手——不是财大气粗的同行,而是一家不足百平的社区小市。

“进去看看。”

林默推开车门,西装袖口随意挽到小臂,刻意收敛了周身的气场,但挺拔的身形和骨子里的疏离感,还是和周围的烟火气格格不入。

市里比想象中整洁,货架之间的通道刚好容两个人并行,所有商品都码得整整齐齐,价签用马克笔写在白色硬纸板上,字迹遒劲有力。

林默扫了眼价签,眉头微挑:东北大米198元斤,比“惠民鲜生”

便宜6毛;鸡蛋42元斤,便宜8毛;甚至连最常见的雪花啤酒,都比自家市便宜5毛。

“老板,给我拿袋盐。”

一个穿校服的小姑娘跑过来,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一块钱,“张爷爷,我妈今天加班,让我自己来买。”

货架后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男人走了出来。

他约莫五十岁,头半白,背却挺得笔直,左手食指少了半截,露出的手腕上戴着块洗得白的军用手表。

“小蕊啊,盐在这儿。”

男人拿起一袋加碘盐,又从柜台下摸出颗苹果塞进小姑娘手里,“刚进的烟台苹果,甜,拿着吃。”

“谢谢张爷爷!”

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走了。

男人转过身,才注意到林默和陈曦,脸上露出憨厚的笑:“两位想买点啥?日用品在左边,食品在右边,都是正经渠道来的,放心吃。”

林默没说话,目光扫过货架。

奇怪的是,这里没有花哨的进口零食,没有昂贵的保健品,甚至连洗水都只有两三个大众品牌,全是柴米油盐、酱油醋茶这些民生必需品。

陈曦按照提前准备的“找茬”

清单开口:“老板,你们这大米价格这么低,不会是陈米吧?还有这鸡蛋,看着个头不大,新鲜度能保证吗?”

男人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却没生气,转身从货架下拖出一个纸箱,里面装着大米的质检报告,又掀开鸡蛋箱,露出印着生产日期的标签:“小伙子,我老张在这儿开市五年了,从不用陈米烂蛋糊弄人。

价格低是因为我房租便宜——这房子是我自己的,不用付租金,进货也都是直接找农户和厂家,没有中间环节,自然能卖得便宜点。”

林默指尖顿了顿,他查过这家市的背景,老板叫张建军,退伍军人,早年在边境执行任务时伤了手,退伍后做过保安、开过货车,五年前用退伍费和积蓄盘下了这间自家的老房子,开了市。

“那你这利润岂不是很低?”

林默终于开口,声音低沉。

张建军挠了挠头,从柜台里拿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翻开给他们看:“利润是不高,但够活。

你看,这上面记的是赊账的居民,都是些独居老人或者临时遇到困难的,等他们手头宽裕了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