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壬辰上元(3 / 5)
然后,月亮就会慢慢的日渐长大,出现的位置也在移动,直到到了初八。
《易经》上的说法:“八日莫,兑象见丁”
。
到这会儿,月亮的阳就增多,阴也在减少,呈现出个大半月。
然,此时依旧是个下弦月。
月亮只有顶上的三分之一是黑的,底下的三分之二都亮了。
这就对应了《易经》上的“兑”
卦。
“丁”
指的是正南偏西的二十二点五度的方位。
到了十四、十五这两天,“十五日,乾象盈甲”
。
月亮到天完全黑了才会升起,“阴”
完全退却,剩下的全是阳了,所以叫作“满月”
。
这就是“乾”
卦。
“甲”
是正东偏北的二十二点五度上。
从震卦到兑卦到乾卦,说的是月初升的一个阳,两个阳到三个阳的过程。
这个乾卦就成了满月,满月就是望月。
如果将那星宿位置什么的,用月亮的变化去类推的事,也不是没人这样做过。
总之《易经》的起源,据说是“伏羲”
画卦开始。
这中间究竟是多少年,估计现在的人也说不个清楚。
因为那会没文字,或是有文字,但没有传承下来,而不可解读也为未可知。
到底这“伏羲”
当时是怎么想的,或者是这玩意的具体用途是什么?我们至今仍是个知道的不多。
所以,也别用现代人的智慧去揣测古人的心智。
也别闹出现下穿越剧中拿“鸡兔同笼”
的奥数题,去难为古代人这样的笑话。
真来个会“幻方”
的,分分钟都能玩死你。
更别说碰上如贾宪、杨辉这等狠人。
只不过从近代开始,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自我否定的太厉害。
以至于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九章算术》倒是常人难懂。
也别看懂,就连《九章》这名字也不为常人所知了。
殊不知,我们的先贤,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
代数方面,是他们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在几何方面,也提出了“割圆术”
。
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
直到现在,圆周率的算法都没脱离这个范畴。
还“鸡兔同笼”
?唉!
人那会已经在测算海岛的面积,连织布机都都开始玩二进制了。
你跟人玩“鸡兔同笼”
?
多说无益!
倒是改不了的毛病,写书不行,拉仇恨第一名。
各位见谅。
书归正传。
这“噬嗑初九”
倒也不是什么凶卦。
然,这官家倒是回想这两年自己做的事,且是一个颇为忌惮。
怎的?
这杀兄的心理创伤倒是一个难以治愈。
况且,又为了这“真龙案”
又是一个纵人“杀善”
。
如此种种,便是觉得眼前所生的事,是来自上天的警告。
这官家倒不如那吕维心理素质强大,且这自我催眠能力也不是很强。
于是乎,便又怕了一个“天降伐人”
而惶惶不可终日。
文青毕竟是文青,心里面有些个多愁善感也是必然的。
不过这“多愁善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