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刚果布拉柴维尔 镜水低语诗魂归航(2 / 2)
p>村落在林中安静地生长,低矮茅屋环绕大树而建。
男人修渔网,女人编花篮,孩子在泥地上跳舞。
老人莫诺靠在树下,目光深邃。
他说:“树不会说话,根会记得一切。”
这句部族谚语如一道闪电劈入我心。
原来大地的记忆,是靠根须与时间共同书写。
黄昏来临,村子里燃起篝火,鼓声、歌谣、火光与夜风交织。
女人们在火堆旁哼唱祖先的歌谣,男孩女孩拍打木鼓。
那一刻,整个世界只剩下森林的低语和人心的回响。
我闭上眼,仿佛整个灵魂都埋进这片大地深处,成为时间的一根新根。
我在《地球交响曲》页角写下:“布拉柴维尔,是祖灵的守望,是每一道低语的回响。”
夜色渐浓,阿琳娜邀请我前往“河畔书屋”
。
书屋门口的木棉树上悬满纸灯,微风吹过时,纸灯如同星星般晃动。
屋内坐满各色人等,有诗人、教师、渔夫和流浪歌手。
朗读、唱歌、讨论和争辩此起彼伏,书页翻动声仿佛是这座城市的脉搏。
我被邀请登台朗读。
我选择讲述在村落的见闻和刚才记录下的那句谚语,朗声读出时,心头有种久违的激荡。
朗诵完毕,一位满手老茧的老妇人走到我身旁,双手紧握我的手:“你不是布拉柴维尔的人,却写出了我们的根。”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文字的力量,是把陌生人与土地紧密连结,是让每一颗漂泊的心都找到回响和归宿。
清晨的河雾再次降临,刚果河面如烟似纱。
阿琳娜将一枚刻有祖灵面具的小护身符放进我掌心:“这片土地的雾气和根,都会陪你走更远的路。”
她的目光中,是一种无言的祝福和告别。
登船时,我回望雾中的城市轮廓,心里有种难以割舍的温柔。
每一次离开,都是新的苏醒。
雾气缭绕,仿佛布拉柴维尔本身也在低声吟唱一诗,为每一位旅人送行。
我在《地球交响曲》郑重写下:
“布拉柴维尔,是镜水中的诗行,是时光低声吟唱的城市。
她用温柔承载烈火余烬,用静水抚平远行者心头的浪痕。”
再度启程,背上行囊,心头回荡着昨夜的诗句与祖灵的低语。
船行江面,雾色渐散,城市的轮廓在晨光下如水墨画般隐现。
前路是碧海蓝湾,是森林王国的晨光,是大西洋的潮声。
在新的一页上,我用最郑重的笔迹写下:
“第六百三十六章,利伯维尔。
碧海蓝湾与法式晨光,森林王国的海上起笔。”
海风初起,诗意未止。
每一次启程,都是灵魂新的低语。
利伯维尔,我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