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光茧之内,时间在专注的研习与缓慢的恢复中平静流逝。没有了外敌环伺的紧迫,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希望与求知欲的氛围弥漫在这片新生的天地。
辰儿的身影在这片空间中显得格外忙碌,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兴奋与专注。他将姜黎和萧景珩所传授的那些关于规则、能量的基础知识,如同珍贵的宝藏一般,小心翼翼地收藏在心中。
然后,他开始将这些知识与自己天生对规则权柄的直觉感应相融合。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深度的交织与碰撞,仿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在他体内相互激发,共同孕育出一种全新的力量。
辰儿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堆砌”规则,他渴望着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控这些规则。于是,他如同一个探险家一般,勇敢地踏入了对自身力量和这个“家”的深度探索之旅。
此刻,他正悬浮在规则壁垒前,那是一道看似坚不可摧的屏障,但在辰儿眼中,它更像是一个等待被揭开的谜团。他伸出小手,轻轻地虚按在壁垒表面,仿佛能透过这层看似坚硬的外壳,触摸到其中隐藏的奥秘。
他紧闭双眼,眉头微微蹙起,全神贯注地感受着壁垒所传递给他的信息。在他的规则网络感知中,原本那些粗壮却有些杂乱的能量光丝,此刻竟然开始呈现出一种更加清晰的结构。
这些光丝就像是被精心编织过的丝线一般,彼此交织、缠绕,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网络。辰儿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些光丝之间的联系和流动,它们似乎在遵循着某种特定的规律。
“这里……如果让‘坚固’的线和‘流动’的线像编辫子一样缠在一起,会不会更不容易断?” 他喃喃自语,尝试着引导几缕代表“物质固化”的褐色光丝与几缕代表“能量缓冲”的淡蓝色光丝进行螺旋式交织。
起初,两种性质略有冲突的光丝有些排斥,但在辰儿耐心的引导和强大的权柄压制下,它们开始缓慢地、试探性地缠绕在一起。当结构初步稳定后,辰儿示意一旁的姜黎进行测试。
姜黎凝聚起一丝微弱的精神力,如同针尖般刺向那片新构筑的区域。
“嗡……”
精神力触及点,那片壁垒微微荡漾起一圈涟漪,那交织的螺旋结构如同富有弹性的藤网,将冲击力分散、吸收,并未出现以往硬碰硬时的剧烈闪光或波动,显得异常沉稳。
“效果很好,辰儿!”姜黎眼中露出惊喜,“这种结构对能量冲击的耐受性明显提升了!”
辰儿睁开眼,看着那片自己“编织”成功的区域,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充满了成就感。“真的吗?那辰儿把其他地方也改成这样!”
“不急,辰儿,”姜黎连忙阻止,“先小范围试验,确认稳定性和能量消耗。而且,壁垒不同区域承受的压力可能不同,我们需要找到最优的分配方案。”她开始引导辰儿思考更复杂的结构力学和能量分布问题。
在一旁静坐调息的黑木,宛如一座雕塑般纹丝不动。他紧闭双眼,将大部分心神都沉浸在自己的体内,引导着那股新生的力量,去修复那伤痕累累的身躯。
然而,尽管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偶尔他还是会睁开那只独眼,若有所思地观察一下辰儿的“工程”进展。
当他看到辰儿不再像之前那样仅凭本能去行动,而是开始思考、优化自己的方法时,他那冷硬的嘴角竟然也会微微地松动一丝。
这丝不易察觉的变化,仿佛是他内心深处对辰儿成长的一种认可。
而萧景珩的数据核心,则像一个忠诚的记录员一样,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次规则结构调整前后的各种数据。
它详细地记录着能量读数的变化、防御强度的增减、自我修复速度的快慢等等,然后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深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