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贾书记深感认同孙友福打响算盘(4 / 5)
他人作嫁衣裳’的结果。
红旗书记是我们的老领导,谈判起来,我们平安县恐怕占不到便宜啊。
说白了,平安县相当于给自己培养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嘛。
这一点,从平安县委、县政府的角度讲,肯定是不太情愿的。”
孙友福的话很实在,把困难和顾虑都摆在了桌面上。
我理解友福的立场,作为县委书记,他先要对平安县负责。
“友福啊,你的顾虑我理解。”
我放下茶杯,“但市委于书记亲自交办,张市长也多次强调,这是关系到曹河县稳定和展大局的政治任务。
我们讲政治,顾大局,再难也要想办法推进。
当然,前提是要保障平安县的利益不受损。
既然是谈判嘛,大家有来有往,你说说看,你们有什么条件?”
孙友福坐直身体,目光变得郑重起来,显然早有准备:“朝阳,既然你问,那我就直说了。
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就三条,但必须满足,否则合作无从谈起。”
他伸出三根手指:“第一,债务问题必须彻底剥离。
无论是曹河县政府,还是东投集团,必须把曹河酒厂之前的债务全部兜底解决!
我们只接收一个干干净净、没有历史包袱的厂子。
债务不清,坚决不碰!
第二,平安县必须对合并后的酒厂拥有绝对控制权。
领导班子必须由平安县委组织部负责考察任命,主要干部从平安县选派。
曹河县可以派人参与管理,但决策权必须在平安这边。
第三,资产必须无偿划转。
曹河酒厂的厂房、设备、土地等所有资产,必须无偿划转给平安县高粱红酒厂。
我们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债务或资产置换,就要一个清清爽爽的厂子。”
孙友福思路清晰,条件明确,甚至可以说有些苛刻。
这三点,条条都打在要害上,尤其是债务剥离和绝对控制权,几乎是把曹河县和东投集团逼到了墙角。
我沉吟片刻:“友福啊,先说断后不乱,这个思路我认同。
但是,这件事是红旗书记和东投集团在共同牵头,市里定的调子是‘救活’曹河酒厂。
你们这三个条件,特别是债务剥离和绝对控制权,恐怕……曹河县和东投集团那边很难接受啊。”
孙友福笑了笑,带着一丝精明:“朝阳,我也不瞒你。
红旗书记那边,我们通过气。
他也不是单纯想甩包袱,他更希望市里能出面,把这千把万的债务窟窿解决了。
现在大家都在较劲,问题的关键,远不止在孙向东一个人身上。
所以啊,”
他话锋一转,“我觉得,与其我们直接去找孙向东谈技术合作,不如先让曹河县、东投集团和我们平安县委县政府三方坐下来,把大的框架和原则性问题谈清楚。
只要市里拍板,债务解决了,控制权明确了,资产划转了,我保证,孙向东那边的工作,平安县委来做!
他要是敢不配合,有你在,我看有的是办法让他配合!”
我明白了。
孙友福和郑红旗两人,表面上是在为酒厂的事较劲,实际上是在唱双簧,目标一致地逼市里出面解决那笔巨额债务!
孙向东的技术问题,在孙友福眼里,反而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控的。
“友福啊,”
我看着他,语气带着一丝调侃,“你这算盘打得精啊!
合着是在算计市委市政府嘛!”
孙友福哈哈一笑,毫不避讳:“朝阳,你这话说的!
红旗书记也是这个意思!
他多次跟我提过,曹河县财政困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