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才与德 孔子眼中的周公之才启示(3 / 8)
不进他人的意见,最终导致才华停滞不前,甚至因决策失误而酿成大错。
1历史中的“骄”
之祸
在中国历史上,因骄傲自满而葬送才华与事业的案例比比皆是。
项羽,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项羽出身贵族,自幼习武,力能扛鼎,勇猛过人,在秦末农民起义中,他率领楚军屡破秦军,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
,大败秦军主力,成为反秦义军的领袖,其军事才华堪称顶尖。
然而,项羽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骄傲自满。
他自恃勇武,看不起他人,对谋士范增的建议时常置之不理;他刚愎自用,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错失了消灭竞争对手的最佳时机;他定都彭城后,沉迷于自己的功绩,不再进取,反而大肆分封诸侯,导致天下再次陷入混乱。
最终,项羽在楚汉之争中被刘邦击败,自刎于乌江,空有一身才华,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评价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这段话精准地指出了项羽的骄傲自满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除了项羽,三国时期的关羽也是因骄傲自满而失败的典型。
关羽武艺高强,忠义勇猛,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过五关斩六将”
“单刀赴会”
等事迹广为流传。
然而,关羽却过于骄傲,看不起东吴的将领,认为东吴无人能与自己抗衡。
在镇守荆州时,他不听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的战略建议,反而对东吴采取强硬态度,甚至辱骂东吴使者,导致吴蜀联盟破裂。
最终,东吴吕蒙、陆逊等人趁关羽北伐曹操之机,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杀,荆州也落入东吴手中,蜀汉政权因此失去了重要的战略基地,实力大幅削弱。
关羽的悲剧,同样印证了“骄”
对才华的摧毁作用——即便拥有顶尖的武艺与军事才华,若被骄傲蒙蔽双眼,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2当代社会的“骄”
之害
在当代社会,“骄”
的危害依然不容忽视。
在学术领域,一些学者凭借早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一定的声誉,便开始骄傲自满,不再关注学术前沿的展,也不愿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固守自己的观点,导致研究陷入瓶颈,难以取得新的突破;更有甚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
地位,打压年轻学者的创新观点,阻碍了学术的进步。
在商业领域,一些企业家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大胆的决策,取得了一定的商业成功,便开始骄傲自满,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再重视市场调研与团队建设,盲目扩张业务,最终因决策失误导致企业陷入危机。
例如,一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因创始人骄傲自满,忽视了技术创新与市场变化,最终被时代淘汰,成为“骄”
之害的牺牲品。
在个人成长中,“骄”
同样会成为阻碍进步的绊脚石。
一些年轻人在学习或工作中展现出一定的天赋,取得了一些成绩,便开始骄傲自满,不再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认为自己“天生有才”
,无需付出太多努力。
然而,才华若不加以打磨与提升,很快就会被他人越。
正如古人所说:“满招损,谦受益。”
骄傲自满只会让人停滞不前,而虚心谦逊才能让人不断进步,充分挥自己的才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