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商队踏春(1 / 2)

加入书签

商队踏春携礼至,银饰笙歌闹桃坞

春分前三日,桃林的风里已全是春的味道。老桃树的枝桠上,粉白的花苞鼓得像要裂开,风过时晃悠悠的,似无数个踮脚盼春的孩童;池塘里的冰彻底化了,绿藻在水里舒展腰肢,引得几尾小鱼穿梭其间,搅碎了水面的天光;连空气里都飘着甜,是新抽的柳丝混着泥土翻浆的腥气,挠得人心头发痒。

林羽正在修整桃林边的篱笆,新砍的竹条泛着浅黄的光,被他用麻绳扎实地捆在木桩上。指尖偶尔触到竹条上的细毛,痒得他微微缩手,抬头时,正望见望海镇的方向扬起阵烟尘,伴着隐约的马蹄声——是苗寨的商队来了。

“来了来了!”小安像只受惊的小鹿从厨房窜出来,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艾草糕,糕点碎屑沾了满脸。他踩着刚冒芽的青草往院门口跑,棉靴上的泥点溅到裤腿上,也顾不上去拍,“阿依姐姐的爹娘肯定在里面!”

李逸尘扛着弓箭从后山回来,箭囊里插着几支新削的竹箭,箭尾缠着红绸子。他听到动静,把弓箭往墙角一靠,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门口,眼睛瞪得溜圆:“我看看阿依阿爸带了多少银料!说好要给我打副银箭簇的!”

商队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终于在桃坞门口停了下来。为首的络腮胡大汉翻身下马,笑着朝院里喊:“桃坞的诸位,我们来送春礼咯!”话音未落,车帘掀开,先跳下来个穿着靛蓝苗服的身影——正是阿依的阿爸,肩上挎着个绣满凤凰的布包,银腰带在阳光下闪得晃眼。

“木叔!”林羽迎上去,握着他的手,掌心的薄茧相触,是久违的熟稔。阿依的阿爸木叔笑着拍他的肩,声音洪亮如钟:“林小子,一年不见,越发壮实了!”他侧身让出身后的妇人,“这是阿依娘,非要跟着来看看桃坞的春天。”

阿依娘穿着身湖蓝色的苗服,裙摆上绣着沅江的水纹,头上的银饰叮当作响。她手里提着个竹篮,笑着往林羽手里塞:“这是苗寨新采的春茶,用沅江的泉水泡着喝,最是解腻。”

“阿爸!阿娘!”阿依抱着芦笙从院里奔出来,银饰的碰撞声混着桃花花苞的轻响,像支欢快的曲子。她扑进阿依娘怀里,仰头时发间的银饰晃得人眼晕,“我就知道你们今天到!婉儿姐还说要给你们做桃花酥呢!”

林婉儿端着刚沏好的新茶从屋里出来,青花瓷碗里的茶汤泛着碧色,浮着两片嫩绿的茶叶。她把茶碗递到木叔和阿依娘手里,发间的银桃花簪在阳光下亮闪闪的:“路上辛苦了,快进屋歇歇,灶上炖着腊肉,是用去年的柏树枝熏的。”

商队的汉子们开始卸车,第一辆车上堆着叠得整齐的蜡染布,靛蓝、湖蓝、绯红……像把春天的颜料全泼在了上面;第二辆车上是个大木匣,打开时露出银光闪闪的物件——竟是苗寨银匠打的各式银饰,有镯子、有项圈,还有几副小巧的箭簇,正是给李逸尘准备的。

“好家伙!”李逸尘凑过去,拿起副银箭簇在手里掂了掂,沉甸甸的,雕花的箭尾上还刻着小小的桃花,“这手艺,比望海镇银铺的强十倍!”

木叔哈哈大笑:“这是寨里最好的银匠打的,说要配桃坞的好箭法。等歇够了,我教你怎么给箭簇淬毒,射在猎物身上,跑不了!”

苏长风拄着拐杖从廊下走出来,木叔连忙上前行礼:“苏先生安好?阿依总说您教她认草药,我们带了些苗寨的兰草种子,据说和灵犀草一起种,长得更旺。”他从布包里掏出个陶罐,递给苏长风,“这是沅江的河泥,肥得很,种兰草正好。”

“有心了。”苏长风笑着接过陶罐,目光落在那些蜡染布上,“去年阿依寄来的布,做的棉袍暖得很,灵隐村的老妪还念叨着,要学你们的蜡染手艺呢。”

“这有何难!”阿依娘笑着说,从车上抱下捆蜡线,“我带了寨里的染布方子,等过几日,教婉儿姑娘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