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换新颜(2 / 2)

加入书签

在竹车里,抓着块糖糕啃得欢,糖渣子糊了满脸,像只沾了蜜的小猫。王掌柜喝着屠苏酒,给林羽他们讲望海镇的趣事:“前几日有个货郎从南疆来,说苗寨的阿依姑娘正学织锦,要给你们织块‘桃花满坞’的锦缎,说是开春就带来。”

“真的?”李逸尘眼睛一亮,夹菜的筷子都停了,“那我得赶紧把箭囊做好,正好配锦缎当衬里!”

苏长风放下酒杯,望着院中的松门,松针上的雪正一点点化,滴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水痕。“阿依那丫头有心了。”他转头看向林羽,“玄清道长手札里说,‘人间至美,莫过于久别重逢,岁岁如常’,你们这些孩子,倒真应了这话。”

林羽想起去年此时,他们还在中都的寒风里追查青火魅影,那时何曾想过,今日能围坐在一起,听着孩童嬉闹,闻着饭菜香?他望着林婉儿忙碌的身影——她正给小娃娃擦嘴角的糖渣,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什么珍宝,心里忽然像被屠苏酒暖透了,连带着眼眶都有些发热。

午后,王掌柜一家告辞时,小娃娃抱着小安送的布老虎不肯撒手,王掌柜的媳妇笑着说:“这孩子,怕是跟桃坞有缘。”小安追着竹车跑了老远,喊着“开春带你来放风筝”,声音脆生生的,像枝刚抽芽的柳。

李逸尘不知从哪翻出副旧骰子,拉着小安在炉边玩“掷彩头”,赢了的能得块糖糕。小安手气好,赢了满满一兜,却舍不得吃,都塞进了给灵隐村老妪留的竹篮里。“奶奶牙口不好,糖糕要留软些的。”他认真地挑着,把最圆的几块放在最上面。

林婉儿坐在窗边绣帕子,上面是株腊梅,刚绣到花苞,金黄的丝线在她手里转得欢。林羽凑过去看时,见帕子边角还绣了行小字:“元日桃坞暖,静待故人归”,字迹娟秀,像她说话的声音,轻轻柔柔的。

“在等阿依?”他轻声问,指尖拂过帕子上的腊梅,针脚细密得连风都钻不进去。

“嗯。”林婉儿点点头,眼里映着窗外的松门,“也等桃花开。苏先生说,今年的桃花会开得比往年艳,因为地下的灵犀草籽,都醒了。”

暮色漫进桃林时,李逸尘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惊起满树麻雀,却也炸开了满地金红的碎屑,像落了场喜庆的雨。小安捂着耳朵躲在林羽身后,却忍不住从指缝里看,眼睛亮得像两颗星。苏长风站在廊下,望着漫天碎屑,忽然低声念起诗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林羽听着,忽然觉得,这便是玄清道长穷尽一生守护的人间——有爆竹声,有糖糕甜,有孩童笑,有故人盼。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伟业,只这寻常日子里的暖,便抵得过千言万语。

夜深时,众人围坐在炉边守岁。李逸尘和小安早已靠着炉壁睡熟,小安的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糖糕。林婉儿给他们盖上棉袄,动作轻得像怕惊了什么。苏长风闭目养神,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像是梦到了什么好事。

林羽望着炉中跳动的炭火,听着窗外偶尔响起的爆竹声,忽然想起阿依信里的话:“开春我带芦笙来,教你们吹《春归谣》。”他仿佛已听见那清亮的调子,混着桃花的香,从沅江的方向飘来,落在这桃坞的每一寸土地上。

他知道,等炉火燃尽,等第一缕春光照进松门,那些藏在雪下的生机,那些埋在心底的期盼,都会像桃枝上的芽苞,一点点舒展,一点点绽放。

而他们要做的,不过是守着这炉暖,等着那场春,等着远方的芦笙,踏着花香而来。

夜渐深,炉火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地上依偎着,像幅温柔的画。窗外的月光落在松门上,映着灯笼里的桃花,静悄悄的,却藏着说不尽的暖意与希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