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换新颜(1 / 2)

加入书签

元日桃坞换新颜,稚语声中盼春归

除夕的爆竹声还未散尽,桃林的积雪便已透着融融暖意。初一清晨推开窗,檐角的冰棱正滴滴答答往下淌水,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初升的日头,晃得人眼晕;院中的老桃树虽仍裹着残雪,枝桠间却已透出淡淡的青,凑近了看,能发现褐红色的芽苞鼓得更圆了,像藏着无数个急于探出头的春。

林羽正将新写的春联往门框上贴,红纸黑字,是苏长风亲笔写的“桃坞春长在,人间岁永安”,笔锋圆润温厚,透着股平和的喜气。浆糊是林婉儿用糯米熬的,黏稠得很,他用指尖抹匀了往门楣上按,动作仔细得像在雕琢什么宝贝。

“林羽哥,左边再高些!”小安举着卷鞭炮跑过来,红绸子在他手里飘得欢,鼻尖沾着点墨痕——是方才帮苏先生研墨时蹭上的,“苏先生说,春联要贴得齐整,才能招福气。”

林羽依言往上挪了挪,指尖触到冰凉的门板,混着浆糊的暖意,倒也不觉得冷。“你手里的鞭炮当心些,别炸了手。”他回头看时,正见小安踮着脚往门环上挂灯笼,灯笼是林婉儿昨夜糊的,素白的纸上描着粉色桃花,风一吹,晃悠悠的,像朵会飞的花。

李逸尘扛着捆松枝从后山回来,枝桠上还挂着残雪,他却热得敞开了棉袄,露出里面新做的靛蓝短打——是阿依送的蜡染布裁的,胸前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据说是他自己缝的,针脚歪七扭八,却透着股认真劲儿。“快来帮我搭松门!”他把松枝往院里一扔,拍着手上的雪,“望海镇的王掌柜说,元日搭松门,能挡晦气,来年顺顺当当。”

林婉儿端着盘刚炸好的糖糕从厨房出来,油香混着蔗糖的甜漫开来,引得李逸尘直咂嘴。“先洗手!”她把盘子往石桌上一放,糖糕金黄金黄的,表面撒着层白糖,像落了层霜,“苏先生说,年节里要讲洁净,不然灶王爷会嫌的。”

“知道啦。”李逸尘嬉皮笑脸地往井边跑,路过石桌时还不忘抓块糖糕塞进嘴里,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吐,“婉儿姐做的糖糕,比去年的甜!”

苏长风坐在廊下的竹椅上,身上盖着灵隐村老妪送的羊毛毯,手里翻着本《岁华纪丽》,阳光透过松枝的缝隙落在他脸上,暖得他眯起了眼。“你们看这书上说,‘元日饮屠苏酒,先幼后长,祝幼者得岁,长者失岁’。”他指着其中一页,对凑过来的小安笑道,“等会儿喝屠苏酒,该你先喝。”

小安眼睛一亮,连忙摆手:“要先给苏先生喝!先生年长,该多沾福气。”他凑到书页前,指着上面的插画,“这画上的娃娃在放纸鸢,我们开春也能放吗?我想用阿依姐姐送的蜡染布做只大蝴蝶。”

“当然能。”林婉儿端来杯热茶,放在苏长风手边,“等雪化了,就让逸尘哥带你去望海镇买竹篾,我帮你画蝴蝶翅膀。”她发间的银桃花簪在阳光下亮闪闪的,与檐下的灯笼相映,像落了星子在发间。

正说着,望海镇的王掌柜带着妻儿来了。他怀里的小娃娃穿着红棉袄,像个圆滚滚的年兽,见了小安手里的鞭炮,咿咿呀呀地伸手要,引得众人笑。王掌柜的媳妇则拉着林婉儿,往她手里塞了块染红的布头:“这是给小娃娃做肚兜的,据说能辟邪,你收着,早晚用得上。”

林婉儿的脸颊腾地红了,捏着布头往袖里藏,却被李逸尘瞅见,故意拉长了调子:“哦——早晚用得上——”

“再胡说就不给你吃腌鱼干了!”林婉儿瞪了他一眼,转身往厨房走,裙角扫过阶前的松针,带起阵清香,心里却像揣了块糖糕,甜丝丝的。

午饭摆了满满一桌子。有李逸尘在后山打的野猪肉,炖得酥烂,用的是苗寨的酸汤料;有王掌柜带来的海鱼,清蒸的,上面撒着翠绿的葱丝;还有林婉儿做的糖糕、张婶炸的丸子,满满当当,像片热闹的春景。

小娃娃被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