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好人朱异一生平安(1 / 3)
不到三天,江州刺史王茂的加急书信便由信使快马加鞭送抵了建康城。这封信言辞“恳切”,极力描绘侯景如何“忠心耿耿”,如何“日夜期盼为王前驱,北伐中原,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侍中朱异捏着这封沉甸甸的奏书,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再次整肃衣冠,前往同泰寺面见皇帝萧衍。
此时的萧衍,已连续数日在同泰寺内聆听梵音,参悟佛法。香烟缭绕中,他感觉自己灵台空明,仿佛触摸到了某种玄妙的至理,距离那无上菩提、立地成佛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他想起多年前与禅宗祖师达摩的那次着名会晤,达摩竟直言他“实无功德”,断言他与佛“无缘”,难得大道。如今,他以身弘法,以佛治国,使得江南安乐,佛法昌盛,自己更是勤修不辍,功德无量,即将证得果位。
到底谁对谁错,历史自有公断!萧衍心中充满了一种近乎偏执的自信与满足。
朱异耐心地等着萧衍做完冗长的早课,这才趋步上前,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兴奋与崇敬,声音都提高了八度:“陛下!天大的好消息!江州刺史王茂八百里加急奏报!淮安王、大将军侯景,实乃忠义无双之士!他日夜感念陛下天恩,无以为报,立誓愿为我大梁前驱,北伐中原,扫平羌贼(指汉国),克复神州!此刻正在江州厉兵秣马,恳请陛下天兵支援,共举北伐大业!”
萧衍正沉浸在即将成佛的愉悦中,闻听此言,更是龙心大悦,苍白而略显浮肿的脸上泛起红光,捻着佛珠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他觉得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这侯景,就是佛祖赐予他、助他完成“佛渡中土”宏愿的“应梦贤臣”!他仿佛已经看到侯景高举梁字大旗,在中原所向披靡的景象。
“大将军有此忠勇之心,朕心甚慰,佛祖亦会感其诚啊。”萧衍的声音带着一丝飘渺的禅意,随即又转为帝王的关切,“只是……不知大将军如今麾下,有多少可用之兵啊?”
朱异早已打好腹稿,立刻躬身回答,语气笃定:“回陛下!侯大将军抵达江州后,深感责任重大,在王茂刺史的倾力协助下,广泛招募江州良家子弟入伍。因其威名远播,应者云集,如今已得精兵两万余人!此刻正在寻阳日夜操练,积极备战,秣马厉兵,只等陛下一声令下,便可率领王师,挥戈北伐,克复中原,以慰陛下之心,以报佛祖之恩!”
萧衍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笑意更深:“好!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人!侯景真乃国之干城也!”但他毕竟曾是一代开国之君,残存的一丝理智让他没有立刻答应,转而问道:“那……盘踞中原的刘璟小儿,如今在中原尚有多少兵马?”
朱异心中早有准备,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与不屑说道:“陛下放心!根据我们在中原的诸位高僧大德传回的确切消息,那羌贼刘璟(刘璟在南梁称号很多,佛敌,北虏,匈奴人,卖饼郎),因关中不稳,早已将麾下能征惯战之主力大军悉数调回长安。如今中原各地,只剩下一些原北周投降过来的老弱残兵,以及少量仓促招募的新兵蛋子,总人数满打满算不过八万!而且这八万人分散在洛、豫、兖、徐等偌大的中原各州郡,兵力极为分散,守备十分空虚薄弱!简直是天赐良机!”
萧衍听完,顿时开怀大笑,笑声在空旷的佛殿中回荡,充满了志得意满:“哈哈哈!好!好一个刘璟小儿!竟敢以八万羸弱之兵,防守如此广阔的中原之地,简直是不知兵事,自取灭亡!”他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豪情顿生,仿佛已看到胜利在望,“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告诉侯景!朕准他所请!命中领军淳于文成,即刻率领三万京师中军精锐,北上江州,与侯景所部汇合,一同北伐,建功立业,扬我大梁国威!”
朱异心中暗喜,但面上却露出一丝“担忧”,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