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忠义之士侯景(1 / 3)
南梁·大同五年正月(公元539年)
寻阳城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自侯景率残部逃入江州,便如同跗骨之蛆,牢牢盘踞在此,将这座长江重镇变成了他的临时巢穴。
江州刺史王茂,终究还是没能听从都督侯安都那“侯景狼子野心,不可近之”的苦苦劝谏,怀着对皇命的忠诚,带着第一批粮草,亲自前往侯景大营交割。
结果,人刚进营门,就被侯景以“保护安全”为名,客客气气地“请”进了后帐,实则软禁了起来。
侯景倒也没虐待他,好吃好喝供着,只是扣下了他那枚至关重要的江州刺史印信。
拿着这方印信,侯景如同拿到了尚方宝剑,他麾下的兵痞们拿着盖有刺史大印的文书,横行江州各郡县监狱,将那些作奸犯科、杀人越货的亡命之徒尽数释放,威逼利诱,强行编入军中。这些囚徒本就悍不畏死,在侯景的蛊惑和严酷军法下,迅速成为一股可怕的破坏力量。
短短一个月时间,侯景麾下的乌合之众,竟如同滚雪球般膨胀到了两万人马。虽然装备简陋,纪律涣散,但那股子亡命之气,却让寻阳城乃至整个江州都笼罩在一片不安之中。
就在这时,军师王伟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带来了建康朝廷的正式册封诏书。诏书用词华丽,将侯景捧上了天,封其为淮安王、大将军、持节、都督中原诸军事,可谓荣宠至极。
侯景大马金刀地坐在虎皮椅上,听着王伟抑扬顿挫地念完诏书,他伸出粗糙的大手,拿过那卷绸缎,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浓密的眉毛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他抬起头,盯着王伟,语气阴沉地问:“封地呢?老子的封地在哪儿?淮安?还是这中原十二州?总得有个具体地方吧?空口白牙,就让老子当这劳什子大王?”
王伟脸上那谄媚的笑容僵了一下,有些尴尬地搓着手:“这个……大王,萧衍那老……老皇帝,他没明说。听他那意思,好像是……打到哪儿,就算哪儿……”
“什么?!”侯景猛地一拍桌子,震得酒杯乱跳,他霍然起身,一巴掌就扇在了王伟的脸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啪!”
“你他娘的!”侯景怒目圆睁,唾沫星子几乎喷到王伟脸上,“老子前前后后,让你给朱异那肥猪送了三十大车财宝!金子!银子!珠宝!你就给老子换了这么一张擦屁股都嫌硬的破纸?!连个安身立命的地盘都没捞着?!”
王伟被打得眼冒金星,半边脸瞬间肿了起来,心里把朱异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暗自发誓早晚要把这头肥猪点天灯。
他捂着脸,忍着痛和屈辱,连忙辩解:“大王息怒!大王息怒啊!话……话也不能这么说。您看,这诏书上白纸黑字,您现在可是名正言顺的淮安王,大将军!持节!都督中原诸军事!理论上,整个江州,乃至将来打下的地盘,您都是最大的!这名分,它……它值钱啊!”
“放屁!”侯景根本不买账,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指着王伟的鼻子,“名分?名分能当饭吃?能当兵用?老子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地盘!是钱粮!是人口!你再说这些没用的废话,小心老子拧下你的脑袋当夜壶!说!现在该怎么办?!”
王伟看着侯景那杀气腾腾的眼神,知道他是真的动了怒,再敷衍下去恐怕小命不保。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捂着火辣辣的脸颊,开始飞速转动他那颗机智的脑袋。片刻之后,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终于想出了一套说辞。
“大王,”王伟压低声音,凑近了些,“您息怒,容属下细细分析。属下以为,萧衍之所以只给虚名,不让咱们南下江东腹地,原因有二。”他伸出两根手指,“其一,咱们毕竟是北来客军,与南梁素无渊源,更无信任基础。贸然请求南下,朝廷那帮老狐狸如何能放心?其二,”他顿了顿,看了一眼侯景的脸色,“咱们现在拥兵两万,虽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