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闻言思行:孔子言语智慧中的处世之道(6 / 8)

加入书签

的努力,尤其是小王,在技术攻关方面付出了很多,解决了不少难题,值得表扬(巽与之言)。不过,我们也要看到,项目在进度把控上还有不足,比预期晚了两天交付,下次我们要提前做好风险预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法语之言)。” 这样的沟通,既肯定了员工的贡献,又指出了团队的问题,能让员工更愿意接受批评,积极参与到改进工作中。

同事之间的协作也是如此。当发现同事的工作存在疏漏时,不能直接指责 “你怎么这么不细心,这么简单的错误都能犯”,而应该先肯定同事的工作态度 “你这次做的方案思路很清晰,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巽与之言),再委婉地指出问题 “不过,我发现有个数据好像不太对,我们一起核对一下吧,避免影响后续工作”(法语之言)。这样的沟通方式,既能帮助同事改正错误,又能维护同事之间的关系,促进团队的和谐协作。

在家庭教育中,言语之道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语,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价值观形成。对孩子的教育,既需要 “法语之言” 的规范引导,也需要 “巽与之言” 的鼓励支持。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能一味打骂指责,而应该用 “法语之言” 温和地指出错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改正。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父母不能说 “你怎么这么笨,什么都做不好”,而应该说 “打碎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要向邻居道歉,赔偿损失,以后做事要更小心一些”(法语之言)。这样的教育,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承担责任,而不是在指责中变得自卑怯懦。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更要学会用 “巽与之言” 给予鼓励,并引导孩子 “绎” 出进步的原因和未来的方向。比如,孩子考试成绩提高了,父母不能只说 “你真棒”,而应该说 “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提高了 20 分,妈妈看到你这段时间每天都认真复习,做题也很细心,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巽与之言)。不过,我们也要看看哪些题目还错了,分析一下原因,下次争取考得更好”(引导 “绎”)。这样的鼓励,既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认可,增强自信心,又能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傲自满,继续努力进步。

反之,若父母不懂得运用言语之道,对孩子要么过度严厉,动辄批评指责,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叛逆;要么过度溺爱,一味夸赞,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承受不了挫折。比如,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一旦达不到要求,就批评孩子 “你真没用,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长期下来,孩子会逐渐失去自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做什么都夸赞 “你真厉害,是最棒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

五、反观当下:言语之道的缺失与重拾

尽管孔子的言语智慧跨越千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当下社会,言语之道的缺失却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沟通方式,让人们越来越忽视言语的力量,也越来越不懂得如何正确对待 “法语之言” 与 “巽与之言”。

在网络时代,人们更容易隐藏在屏幕背后,发表言论时缺乏深思熟虑,要么对他人进行无端的批评指责,要么进行无原则的吹捧夸赞。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人因为一点小事就被网友口诛笔伐,各种尖锐的批评甚至人身攻击扑面而来,这些言论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只是情绪的宣泄,算不上真正的 “法语之言”;而有些网红、明星,无论做什么都能得到粉丝的疯狂追捧,各种夸张的夸赞充斥着评论区,这些言论往往缺乏客观的评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