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悟孔子 “事公卿事父兄” 之则(7 / 8)

加入书签

”“办丧事”“不为酒困” 这些行为,虽然是君子的基本要求,但要真正做到尽善尽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用 “何有于我哉” 来反问自己,实际上是在提醒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履行责任、自我修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比如,在 “事公卿” 方面,孔子虽然始终坚持 “以道事君”,但他深知,要想真正实现 “仁政” 理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 “事父兄” 方面,他虽然重视孝悌,但也明白,孝悌的内涵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在 “办丧事” 方面,他虽然 “不敢不勉”,但也清楚,丧葬礼仪的精神内涵需要不断挖掘和传承;在 “不为酒困” 方面,他虽然能够保持自律,但也知道,克制欲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刻警惕。因此,“何有于我哉” 这句话,既是孔子的自谦,也是他不断进取的动力 —— 激励自己在君子修身的道路上永不停歇,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三)“何有于我哉” 的现代价值:谦逊做人,进取做事

在当今社会,孔子 “何有于我哉” 所体现的谦逊与进取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人际交往中,谦逊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学习中,谦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而进取精神则能激励我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局限,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在企业发展中,那些能够保持谦逊态度、不断进取的企业,往往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华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不断投入研发,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华为也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不断挑战技术难题,开拓国际市场,最终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企业。这种谦逊与进取的精神,正是对孔子 “何有于我哉” 思想的现代诠释。

在个人成长中,我们也应学习孔子的谦逊与进取精神。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保持低调,看到自己的不足;在遇到困难时,不灰心丧气,以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七、结语:传承孔子处世修身智慧,做新时代君子

孔子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的话语,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其中蕴含的处世准则与修身智慧,却如同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闪耀着光芒。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多元的生活诱惑,更需要从孔子的智慧中汲取力量,传承 “忠”“孝” 伦理,坚守责任担当,保持自律谦逊,做新时代的君子。

我们要学习孔子 “出则事公卿” 的责任担当,在工作中坚守原则、尽心尽责,以专业的能力和高尚的品德,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学习孔子 “入则事父兄” 的孝悌情怀,在家庭中尊重亲人、关爱家人,传承良好家风,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要学习孔子 “丧事不敢不勉” 的敬畏之心,在生活中尊重生命、珍惜情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生命,传承优秀的丧葬文化;要学习孔子 “不为酒困” 的自律精神,在人际交往和个人生活中,克制欲望、把握分寸,保持清醒的理智和良好的品行;要学习孔子 “何有于我哉” 的谦逊与进取,在成长过程中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愿我们都能以孔子的处世修身智慧为指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修养、有品德的新时代君子,为实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