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敬简辨:仲弓的治道权衡(3 / 7)

加入书签

种对天命和百姓的敬畏,正是 “居敬” 的体现。他废除了肉刑等残酷的刑罚,减轻了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汉景帝继承了汉文帝的政策,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措施,使得西汉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唐代的贞观之治,也是 “敬简” 实践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深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道理,对百姓怀有敬畏之心。他虚心纳谏,任用贤能,简化了政令,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他又注重法制建设,制定了《贞观律》,规范了官员的行为和社会秩序。

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正是 “居敬” 的核心。他还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以身作则,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在他的治理下,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辉煌景象。

八、文学作品中的 “敬简” 影像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对 “敬简” 思想的体现。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就蕴含着 “居敬而行简” 的智慧。唐僧作为师父,始终怀着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取经事业的敬畏之心,这是 “居敬”;而在取经的过程中,他们又不断克服困难,简化不必要的环节,直奔目标,这是 “行简”。

《红楼梦》中的贾政,虽然在有些方面显得迂腐,但他对家族的责任和对子女的教育,却体现了 “居敬” 的态度。他严格要求子女读书上进,希望他们能够光宗耀祖。在治理家政方面,他也试图简化一些繁琐的规矩,提高效率,但由于受到家族内部各种势力的牵制,往往难以如愿。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许多故事都赞扬了那些心怀敬畏、行事简约的人。比如《促织》中的成名,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但他对官府的差事认真负责,即使遇到重重困难,也不轻易放弃,这是 “居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又能够灵活应变,找到简单有效的方法,这是 “行简”。

九、艺术领域的 “敬简” 表达

在艺术领域,“敬简” 的思想也有着广泛的体现。中国的书法艺术,讲究 “意在笔先,笔断意连”,强调内心的敬畏和专注,同时追求线条的简约和流畅。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其笔法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正是 “居敬而行简” 的艺术典范。

绘画艺术中,水墨画以其简约的笔墨,描绘出丰富的意境,体现了 “简” 的美学追求。八大山人的作品,往往寥寥数笔,却将花鸟鱼虫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他的画中蕴含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是 “居敬” 与 “行简” 的完美结合。

戏曲艺术中,虚拟的表演手法也是 “简” 的体现。演员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就能表现出复杂的场景和情感,让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同时,戏曲演员在表演时,对角色和艺术保持着高度的敬畏之心,精益求精,这是 “居敬” 的体现。

十、现代社会的 “敬简” 启示

在现代社会,“居敬而行简” 的治道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政府治理方面,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是 “行简”;而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权力保持敬畏,做到依法行政,是 “居敬”。近年来,我国推行的 “放管服” 改革,就是 “居敬而行简” 在当代的具体实践,既简化了办事流程,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又加强了监管,确保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在企业管理中,“居敬而行简” 同样适用。企业管理者要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保持敬畏之心,诚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